工商時報吳筱雯/台北報導
Google表示,垃圾電郵與惡意電郵紛紛包裝成COVID-19疫情相關資訊,Google已運用AI與機器學習為用戶把關,Gmail的機器學習模型能過濾99.9%以上的網路惡意郵件,而用戶在Google Play下載APP時,安全機制也會自動掃描APP避免下載到病毒。
疫情蔓延,網路垃圾郵件與惡意郵件也跟上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腳步,Google表示,安全系統已經偵測網路垃圾郵件的新型態,如偽裝成慈善機構、非營利組織對抗疫情的內容,或是公司主管寄給遠距工作員工的信件,甚至是醫療保健機構的疫情通知,藉此引誘人們點擊釣魚連結。
Google示警,惡意電郵隨疫情擴散。圖/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愈來愈多人的消費和觀點,會受社群影響,這也是數位經濟的一環。圖/本報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TgwNDE1NG5ld3M,/0fb5afa25ef5b975_450x300.jpg/qs/w=600&h=600&r=21995)
Google進一步指出,惡意程式甚至偽裝成各大網站的登入頁面,包括熱門社群媒體帳戶、甚至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COVID-19疫情地圖,過去一星期,Google發現每天有1,800萬封的COVID-19相關的惡意程式和網路釣魚郵件,及每天超過2.4億則與 COVID-19相關的垃圾訊息。
Google表示,已經利用AI與機器學習為用戶辨別、阻隔這些網路惡意,Gmail的機器學習模型已經能判別及過濾99.9%以上的垃圾訊息、網路釣魚和惡意程式,Google服務內建的安全機制,也能在用戶瀏覽網頁時提供更多保護,像是在進入詐騙網站之前發出警示,或是在用戶於Google Play下載APP時預先掃瞄。
Google建議,用戶在點擊任何連結前,如果要求提供個人資料,例如住址、銀行帳戶,請提高警覺,另外釣魚連結所鑲嵌的網址通常會模仿已經存在的網站,其中的差別可能在於多一個或少一個英文字母,點擊前也請詳細檢查。Google也建議,即使在家工作,也不要把個人信箱當公司信箱來使用,因為公司的信箱通常能提供更多的安全保護機制,而接收到視訊會議邀請、並要求您安裝新的視訊會議 APP時,在安裝前請特別注意是否有人假冒名義來發送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