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李侑珊/綜合報導
教育部原定在2月開學前,完成修正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迄今卻未見相關規定公布,據聞當前最大難題為莫衷一是,公聽會已召開多場,仍無法統合各方意見。教育部也回應,有關行動載具使用原則,正式發布後預計自114學年度正式實施。對於公告時程晚了將近1年,藍委揶揄教育部改名「跳票部」。
立法院法制局在2月完成的「校園學生行動載具使用及管理相關問題研析」報告,便提到各國如何管理學生使用手機。當中說明美國已有部分學校禁止學生使用手機,如華盛頓州西雅圖部分公立中學於去年秋天禁止學生用手機,不過家長若需緊急聯絡孩子,可請校方安排協助。
教育部原定在2月開學前,完成修正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迄今卻未見相關規定公布。此為示意圖。(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報告強調,相較於其他國家,我國僅以行動載具使用原則作為學生使用手機等行動載具規範,此僅針對學校內部管理學生事項。建議主管機關研議法源依據,避免衍生學生手機等個人財產權益因被沒收等行為而產生爭議。
對於3C用品缺乏管理依據,北市一名林姓國中老師表示,為了讓學生專心上課,每天早上便收走統一管理,如學生需要聯繫家長,老師會協助。
她說,教育部當然不想碰手機管理議題,主要是3C產品屬私人用品,若辦法沒研擬好,必然衍生糾紛,且政府也不想得罪學生、家長,學校又怕惹事上身,態度當然消極,責任最後還是落到老師頭上。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教育部政策跳票並非首次,「從石斑魚到鮮奶,都搞不清楚班班是誰」,現在是「班班3C不成癮」,又沒有作為,「作為信賴政府的部會,建議教育部乾脆改名跳票部」。社會文化在改變,科技產品融入生活,絕對尊重學生正常使用,但政府完全忽視學校、家長與老師的需求,讓人非常失望。
教育部回應,已參考公聽會各方代表意見,並比較20多國之管理政策,修正原有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訂於3月邀集教師、家長與學生等各方代表商議草案內容。有關行動載具使用原則,正式發布後預計自114學年度正式實施。
原文出處 【校園手機規範難產 教部挨酸跳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