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內政部資料顯示,未來20年內,全國超過500萬戶住宅屋齡將超過40年,不過,都市更新速度緩慢,近年每年新建住宅約10萬戶,但更新數量大約只有1,500戶。
都更牛步化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02/2/3351690.jpg&x=0&y=0&sw=0&sh=0&sl=W&fw=1050)
對於都市更新進度如此緩慢,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表示,這是因為過去招商權責、分工不清楚,未來將成立行政法人,將有「正規軍」的作業模式,一方面可代理政府部門,另一方面又有業者彈性,操作起來空間會比較順暢。未來也將修正都更條例第9條,提升公辦都更的流程,給更明確的授權。
從數據可知,過去政府主導的都市更新,成效相當不彰。內政部2005年起和經建會(現為國發會)及地方政府共同勘選補助244處都更示範地區,112處已經先期評估後暫緩,截至去年5月底止,僅完成26處招商實施、十處政府自行投資興闢重大公共建設,其餘96處還在規劃中。
都更牛步化,主要原因包括釘子戶與權利分配的問題。
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施義芳指出,要解決不同意戶的問題,可以提高誘因,目前老屋最多的要屬四、五層樓的公寓,如果沒有誘因,屋主「就會繼續丟著,結果釘子戶越來越多」,因此應再提高容積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