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去年以來房市成交量萎縮,過往多頭時期,投資客出價搶物件的璀璨賣方市場,已經轉為屋主急售求獲利了結、購屋客有多重選擇的買方市場,而目前對消費者來說,不僅認定「馬上成交」是買貴了,而且也已經出現因政府打房賠售的買賣糾紛,顯示市場買氣愈差、房價轉下之際,諸類購屋糾紛將愈來愈多。
房市向下修正趨勢明顯,不少糾紛是認為「買貴了」。(好房網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根據2014年10至12月的台北市購屋糾紛案例,去年已經出現不少認為「買貴了」的糾紛申訴案例,包括有申訴者在買方出價後,認為因聽聞居間者說政府打房,最高價只能賣到目前的簽約價格,因而賠本出售,但是事後賣方後悔,因而發生買賣糾紛。
也有買方看中物件「一出價就成交」,因而認為買貴了;同時,也有民眾購屋付了20萬元斡旋金,因未成交要求返還斡旋金,後來才知道經紀人已經離職的糾紛。也有民眾因遭課徵奢侈稅,事後認定居間人誘使申訴人簽立願繳納奢侈稅書面資料的糾紛。
由於目前房價已呈現修正態勢,不僅投資客賣方不願賠售,買方也不希望買貴,因此未來藉由房屋有瑕疵、議價等問題,要求解約的糾紛可能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