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黃慈雯/整理報導
選舉結束,縣市首長上任皆要力拼蓋社會住宅,台中市市長林佳龍就提出要蓋1萬戶社會住宅的構想,目前也在想蓋在哪裡最適合,不過產官學者認為,少子化趨勢下,蓋太多社會住宅無法符合需求,反觀興建的地點才是關鍵,不如沿著捷運綠線蓋,不僅能解決居住需求,更能維持捷運的營運。

台中捷運被戲稱為「黃金捷運」,產官學者也認為,台中的社會住宅應該沿著捷運蓋,不僅能解決居住需求,更能維持捷運的營運。(好房資料中心)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 買房就要選對地段!「這裡」話題熱度正夯,搶先看>>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興建社會住宅已成為各縣市的首要的居住政策,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20日舉辦「從全球觀點看台灣在地不動產發展趨勢」,其中有產官學者針對台中市要蓋1萬戶社會住宅提出見解表示,在人口逐漸減少的趨勢下,顯見社會住宅不見得要蓋滿1萬戶,反而蓋的地點比較重要,所以建議政府可釋出捷運周邊公有地,讓社會住宅可以沿著捷運綠線蓋,不僅可以解決民眾居住問題,還可以同步解決捷運需要足夠搭載人口支撐捷運營運的問題。
加上市長林佳龍上任後,決定縮短捷運綠線施工期限,目標力拼2018年地完工試營運,總共設有18座車站的捷運綠線通車後,包括北屯、北區、西屯、南屯、南區、烏日區在內都有交通利多題材,有助吸引更多人口入住。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也透過中時電子報表示,少子化現象,社會住宅實在不宜蓋滿到1萬戶,需去考量到社會住宅是否符合需求,或是從租金補貼或是購屋補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