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記者陳育賢/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在護城河旁的護城河公廁建置免治馬桶,29日上午重新開放啟用,市長林智堅表示,這不僅是新竹市第1座免治馬桶公廁,也是全國各地方政府在公共空間裝設免治馬桶的首例。
市府表示,護城河公廁在過去10幾年的使用率都很高,但外觀已老舊,內部又潮溼,女廁數量也不足,經過重新設計,以美學又實用的耐候鋼重塑建物外觀,把公廁變得像美術館,還試辦裝設免治馬桶,未來也將逐步建置在竹市各重要公廁中。
位在護城河旁的護城河公廁是新竹市首座建置免治馬桶的公廁,這同時也是全國首例。(陳育賢攝)
林智堅說,過去前往日本考察,日本很多觀光景點的公廁都有免治馬桶,這次市府改建護城河公廁,就將免治馬桶建置於新的公廁內,希望讓前來護城河遊玩的朋友在如廁時也是一種享受。
環保署自2013年起共補助竹市整修21處、新建1處公廁,2019年也再獲得補助,總共將投入超過2000萬改造市府、南門市場、影像博物館、青青草原等共46座公廁。未來,市府將依據護城河公廁經驗,持續為公廁裝置免治馬桶,讓更多市民享有舒適、幸福的如廁經驗。
都發處長陳凱凌表示,此次改造工程除照明上採用間接燈具,塑造質感氛圍,廁所上方也設置高起的斜屋頂,有利於內部空間的通風,保持廁間清爽乾燥。
位在護城河旁的護城河公廁是新竹市首座建置免治馬桶的公廁,這同時也是全國首例。(陳育賢攝)
新竹市首座建置免治馬桶的「護城河公廁」,29日上午重新開放啟用。(陳育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