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台鐵公司化討論超過20年還沒能起步,行政院9日表態,台鐵公司化朝企業化模式經營改善體質,並非民營化。南韓、日本過去都成功推動鐵路公司化,如今逐一站穩腳步。
南韓鐵路早年也跟台鐵一樣,事故不斷、財務虧損,推動公司化期間也曾歷經工會抗爭、兩次政黨輪替,耗時15年正式上路,並在耕耘10年後才讓利潤穩定成長,事故率也大幅降低。
南韓、日本過去都成功推動鐵路公司化。圖為首爾/取自Pexels
![南韓、日本過去都成功推動鐵路公司化。圖為首爾/取自Pexels](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gyMzI3Mm5ld3M,/905607108b6a4f88_1600x1067.jpg/qs/w=600&h=600&r=21995)
鐵道專家指出,南韓、日本鐵路公司化過程中,都經歷工會抗爭,甚至政黨輪替,但改革須經歷陣痛。聯合報系願景工程2019年曾赴南韓採訪公司化過程。韓鐵公司化重要推手,曾任國土交通部鐵路政策司長的機場鐵道公司執行長金漢榮認為,韓鐵透過公司化改革,提升競爭力也帶來盈餘,從體質改善是關鍵一步。
南韓鐵路公司化歷經工會抗爭、政黨輪替,2005年1月1日才公司化。不過,韓鐵公司化並非一帆風順。金漢榮指出,公司化後,前十年營收呈下滑趨勢,2014年才開始成長。現在鐵路各部門指標績效明顯好轉,不但不再需要政府挹注,去年淨利2839億韓元(約台幣76億元),盈餘1652億韓元(約台幣43億)。
體質改善後的南韓鐵路競爭力提升,事故率也降低。根據韓鐵資料,2000年南韓鐵道事故高達636件,死亡人數233人,2015年各減為138件及73人,降幅分別高達7成8及6成8。
日本國鐵也曾經歷巨額虧損,負債曾高達37兆日圓。日本在1987年將國鐵分割民營化,交由JR集團等七家公司經營,但仍留下25兆多的債務由日本國有鐵道清算事業團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