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邱瑞杰/基隆報導
2020年水情告急,經濟部興建雙溪水庫計畫案又浮上檯面,自來水漏水率也成話題。民眾黨立委邱臣遠3日到自來水公司第1區管理處,要求做好水資源管理,不要再「漏很大」,因為基隆供水系統去年的漏水量,等同3座新山水庫有效容量蓄水,或是基隆市民1年的家戶用水。
水公司第1區管理處長李慶興說,基隆地區2012年漏水率為32.2%,透過降漏經驗豐富的美、日團隊,參與「供水系統降低無收益水量計畫」,2020年11月漏水率已降到24.33%,年底預計再降到24.16%。未來將持續執行短、中、長期方案,穩定供水及降低漏水率。
立委邱臣遠(中)3日到自來水公司第1區管理處,要求水公司做好水資源管理,降低漏水率。記者邱瑞杰/攝影

邱臣遠關切漏水問題,3日下午1點半到水公司第1區管理處聽取簡報,了解防漏作為。他說,解決台灣水資源管理問題須從「節流」開始。以基隆市為例,由於很早開發供水系統,管線老舊導致漏水率高,加上多為丘陵地形廣設加壓站,破管次數也相對高。
邱臣遠指出,管線漏水是政府無法迴避的課題,基隆系統2019年漏水量約3353萬噸,換算形同漏掉3座新山水庫,1萬3000多座游泳競賽標準池水量。
環保署統計每人每天約消耗250公升的水,基隆市有近37萬人,1天會消耗9000萬公升的水。邱臣遠說,2019年的漏水量已可供應基隆市民約1年的家戶用水。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水公司要再加把勁。
李慶興表示,基隆供水系統因歷史、地形等因素操作不易,但仍會以短中長期目標持續執行降低漏水業務。短期作法是對漏水率較高的小區加強檢漏、修漏,管控合理水壓及汰換老舊易漏水管線。中期是逐步引進新穎科技檢漏及優化供水監視系統。長期則是將管網水壓流量監控智慧化,建構自來水弱勢管段指標等,強化需求面管理,穩定供水及降低漏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