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2443

這個社區好住嗎? 掌握3種「邊界」挑屋法則

#租售 #買房 #租房 #看屋撇步 #社區規劃 #邊界 #揚.蓋爾 #JanGehl
好房網News/整理報導
 
買房租房不只要看房子本身,還要在社區逛逛,這是漸漸普及的做法。看房子有哪些「看屋重點」,已經有許多教戰手則,甚至還有看房達人製作了評分檢核表,但是週邊社區要怎麼觀察呢?這就可以借助丹麥知名都市規劃師揚.蓋爾(Jan Gehl)提出的概念。
 
這個社區好住嗎?掌握3種「邊界」挑屋法則。(好房網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這個社區好住嗎?掌握3種「邊界」挑屋法則。(好房網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當代都市設計和市民生活這個領域裡,揚.蓋爾在經典之作《建築之間》提出不同於以往的創新概念,後來更整理五十年關注都市發展的經驗而出版《人的城市》,他和珍.雅各(Jane Jacobs)一樣,在全球範圍內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他們的建議,可不只是給市政府做顧問而已,對市民來說同樣有效,畢竟他說過「無論如何不可忽略小尺度」,他讚許那些「因為小尺度的設計,而成為整座城市最搶手和最昂貴的區域」。
 
在許多觀念裡,揚.蓋爾所重視的「邊界」,是既實用、簡易又有效的概念之一。具有好邊界的社區,就具有成為「最搶手和最昂貴」的極佳潛力。所謂邊界,包括了室內與室外的交界、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交界、社區內與社區外的交界,那麼怎樣的邊界是好的呢?
 
軟性邊界和硬性邊界
 
室內和室外之間,是最明顯的邊界。牆壁、門、落地窗等等構成了這類邊界。揚.蓋爾把這類邊界分成軟性邊界和硬性邊界,並且強調軟性邊界讓城市空間更有魅力。如果街道兩側有密集商店林立,商店有透明面或許多入口,是軟性的,而如果街道兩側全都是水泥牆、關閉的鐵門或玻璃窗,要每隔一大段路才走到一個入口,那就是硬性的。
 
這個概念很容易用到台灣看房經驗。如果你所處社區的一樓,整排全都是終日拉下的鐵門,整體給人的感受是蕭條的,相對的,如果路邊不但小店林立,還有凹凹凸凸的立面,有的店家是一面透明玻璃,可以看到產品、店員和顧客,有的店家內縮形成庭院,還擺上桌椅,那麼即使是在小巷內而非熱鬧市區,也會給人繁榮、溫馨的感受。
 
不同程度的私密性過渡
 
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交界,影響居住品質極大。揚.蓋爾認為,建築和社區的設計上,能從最私密的空間逐步轉化到公共空間,才能有安全感和歸屬感。最好能有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的劃分,從最私密的屋內,到陽台、私人庭院、門廊這類半私密戶外空間,接著是鄰里共有的半公共空間,再往外到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空間。其中,半私密和半公共是最需要巧妙設計的。
 
在看房的時候,不妨留意,住宅所處社區,設計了哪些地方是屬於私宅所有的,但是鄰居也能輕易到達,屬於半私密性,而有哪些地方是屬於社區共有的,屬於半公共性。可別小看這些場地,如果缺了半私密性和半公共性空間的邊界緩衝,讓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直接緊鄰,容易讓住戶缺乏安全感,就會變成終日門戶緊閉,互不往來。
 
交通在邊界做轉換
 
在社區內與社區外的交界上,應該特別注意的重點之一是交通。揚.蓋爾以威尼斯的交通原則來舉例,不同於大部分城市裡的習慣,汽車一路開到家門口才停下來,而是把汽車留在住宅區邊緣,然後不行五十到一百公尺到家。揚.蓋爾認為,從汽車到步行的轉換發生在住宅區邊緣,在實質上和心理上比其他任何系統都更安全。
 
在台灣,汽車往往停在路邊或是地下室,與國外各戶門前有車庫不同,因此這個原則應該稍做修改。重點不在於觀察車停在哪裡,而是從停車處到家門之間,是否有好的步行體驗。
 
邊界的重要是大師級共識
 
建築學理論大師克里斯多福.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曾經在他的書《建築模式語言》裡說:「如果邊界失敗了,那麼那個空間就別想變得活絡。」可見對邊界的重視是大師級的共識。以上的三種邊界的三種特性,可以做一個開端,讓看房有更多不同考量。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