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理財三分法:收入1/3用於支付帳單、1/3用於生活費、其餘用於儲蓄
這個策略應用在實際上確實能發揮作用,但前提是你的總收入不能太高(否則開支就會過度了)但也不能太低(否則開支預算太小,日子會很難過)。
「況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多數人根本就很難真正將30%以上收入用於儲蓄,因此這個規則條件比結果更不可靠。」作者最後的結論認為,這個規則實際上會成功,可能來自純粹的運氣而非充分的思考。
5. 達到退休年齡時,每年生活費得控制在全部積蓄的5%以下,才不會陷入「錢沒了,人還在」的窘境。
這條規則的好處是,迫使你思考自己的生活所需,然後存到足夠的儲蓄。比方,如果你認為退休後每年需要50萬元才能舒服過日,那你就需要存到1000萬,若市場狀況條件合理、投報率穩定的情況下,是有機會靠利息過活的,就不需要動用太多本金,不過前提條件是,每年只能提取存款的4%。
作者坦言,這項規則的好處是,強調累積大量儲蓄同時,不要做不必要的過度花費,但現今金融市場波動大,加上若有異常開支出現時,這項規則就會變得極度不準確,若是再考慮通膨、稅項和其他變質的情況,就更加不成立了。
6. 長遠來看,股市能讓你獲得10%年報酬率。
根據Ibbootson-Sinquefield股市研究指出,股市平均年化回報率為10%。但作者認為,10%這個數字並不包含幾個假設條件,例如:稅項和交易成本的改變,就算學者可以忽略這個因素,但消費者卻不行。因為歷史回報率只是平均數,並非年度總計,如果大家都依照這個規則投資,一旦市場沒達到這個水平,投資者將會驚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