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彭禎琳、姚舜/台北報導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27日表示,為落實總統蔡英文的居住正義政策,將開闢第三條路,將經營不下去的旅館轉軌為社會住宅。轉作社宅旅館祭出享受房屋稅、地價稅、營業稅等稅費減免誘因,內政部預計下周將完整計畫送至行政院審議。
除原先直接興建社會住宅、社會住宅包租代管外,花敬群表示,內政部正在研議推動「第三條路」,也就是把私有房屋、旅館等,轉為社會住宅,最快10月公布相關具體計畫。
![內政部表示,台北市停建社宅會衝擊民眾信心,中央的國家住都中心可以接手台北市無法興建的基地。圖/中時報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k0OTY5Mm5ld3M,/a956142a0aca0d2e_1000x500.jpg/qs/w=&h=&r=22000)
花敬群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後,研判未來幾年內國際商務旅行還不會恢復原有榮景,就會造成很多旅館業經營不下去,這些旅館都位在市中心精華地帶,因此希望業者可和政府合作,轉軌為社會住宅。
在旅館轉為社會住宅後,可能未來三到五年都可以有較穩定收益,內政部已經與旅館公會做第一輪討論,業者們都很期待。至於誘因,花敬群表示,旅館轉為社宅後,可享有房屋稅、地價稅、營業稅等稅費減免優惠,最遲下周會把完整計畫送進行政院。
他說,這是旅館轉軌為社宅,並不是要改建,政策都要經過市場考驗,但也不是任何旅館都適合轉為社宅,目前已有些旅館有意願,原本規劃要興建社宅的進度,也會繼續落實。
對此,台北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韋建華表示,若收得到租,未嘗不是一活化資產之路。但韋建華提醒,旅館飯店若要轉為社會住宅,仍有不少問題必須克服與解決。
韋建華表示,旅館飯店的裝潢與住宅不同,長住型住宅需要較多的收納儲物空間;另外,政府對建築物耐震亦有新的要求,單是要解決這兩大問題,對旅館飯店業者而言又是一筆極大支出。
韋建華認為,政府必須提出誘因,也就是給予一定程度補助,旅館飯店業者才有意願、有能力轉軌。他說,此一政策對開在住商混合集合式大樓內的「樓層式旅館」較容易,若是整棟要轉,仍需要房東屋主同意,這就又會碰到改裝與結構補強經費預算問題,因此關鍵還是要「政府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