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
兒福聯盟副主任吳佩芳指出,像學童的情緒個性突然轉變,例如出現不安、焦慮、作噩夢,師長父母都要注意。若是幼兒園小朋友,剛剛入園可能適應環境較慢,會出現焦慮,但入園已久還出現這種情況,就要警覺。
🚄3分鐘就能到家!捷運便利宅立刻看!🎍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台北市士林區某知名私立幼兒園,涉及不當管教,家長指控幼兒園兩名老師虐待學童。記者楊正海/攝影

另外,施虐者常恐孩童不准把被打的事告訴他人,但可以平時和孩子多聊天,若孩子對一些敏感問題不敢回答,也可以多留意,繼續追問。
北市婦幼隊警察隊指出,除了無法解釋的傷痕或身上新、舊傷雜陳要注意外,孩子突然拒絕別人幫他換衣服、拒絕別人碰觸身體、目光不願與成人正面接觸,也是徵兆。還有生活型態突然改變,例如離家、逃避上學或輟學,家長就要小心。
婦幼隊強調,受虐的兒童若受虐的時間越久,或讓他獨自面對問題,日後就越難治癒,造成以後行為改變,這些多是慢性壓力情況下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