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立勳、張潼、陳宥臻/台北報導
北市府昨開今年第二次公有土地開發聯合招商會,釋出11案,若全數標出可吸引450億投資,1年可望替市府進帳百億租金。副市長林欽榮說,明年經濟可能滿冷,這些都將成為明年GDP的支撐。不過招商似被建商打臉,認為高額租金之餘,龐大稅金壓力在在降低投資意願。
今年7月,柯市府首辦招商座談,推出6案結果全數流標。昨再度舉辦招商會,總共釋出11案,但是,似乎是「官方熱、業界冷」。11案都在捷運沿線,明年起招商,以市議會舊址為第一棒,以內科的內湖之心作壓軸,總樓地板面積14.8萬坪,總體開發坪數3萬2768坪。
北市府賺百億租金業者估算,市議會舊址改建可替北市府每年賺進3千萬租金;捷運科技大樓瑞安段都更,年租金上看1億。以11案總體開發坪數3萬坪來說,北市府賺進百億租金,不是不可能。但業者關心的是,高額租金之外,還得面臨龐大稅金壓力,在在降低投資意願。
大選前不確定性高以台大紹興南街都更案算,未來可蓋醫學大樓,法容面積(樓地板面積)2萬6335坪,以辦公樓每坪造價20400元,再以該區路段率130%來算,房屋稅3.6%,未來得標業主每年房屋稅,至少繳交2095萬元左右。
對如此高額房屋稅,北市財政局副局長陳志銘說,房屋稅以實際建造成本計算,目前建物未建,難精算。但房仲業者說,現在建造成本高,對投資者確是不小負擔。錢不想集中政府案此外,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經理王維宏說,「總統大選後對法令政策不確定性降低,才有機會提升參與意願」。
他另表示,今年以來財政部促參案累積900億元,業界不想過度集中資金在政府案子上,且舊市議會基地流標2次,指標個案是否標出可嗅出市場參與政府標案意願。而不願具名商仲說,五大案後,土地開發商意願更低,誰也不想碰,尤其房屋稅使動輒百億元地上權案投資報酬率銳減,業界估計,北市精華區地上權案投報率從5%降至4%左右,之間1個百分點獲利就好幾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