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台灣高鐵公司董事長范志強今天首度到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備詢,被問及高鐵轉轍器近來不斷出包,他表示,正努力解決問題,但轉轍器問題無法根絕,只能補救補強。立委蔡其昌逼問,要高鐵和交通部自訂目標,下半年再出包幾次就要有人下台負責?交通部長葉匡時與范志強都無法訂出具體目標,只能苦笑。
高鐵轉轍器近來不斷出包,如果要全面更換至少要停駛一年以上(好房資料中心)
范志強強調,高鐵轉轍器需要高頻率移動,應付高密度班次。但高鐵在營運中,不能全面停駛換掉所有道岔系統,如果要全面更換至少要停駛1年以上,這根本行不通。他坦言,目前仍沒有好的方式可以徹底解決。
台灣高鐵在改善報告中指出,台灣高鐵使用德國的高速道岔及西門子的電動轉轍器,能以時速130至160公里高速進站停靠,和日本新幹線道岔限速80公里的設計不同,當時建置時考量台灣最小班距僅3分鐘,需要高速進站,因此選擇高速的德國系統。
立委蔡其昌質疑,高鐵今年至今已經發生6次轉轍器訊號異常,且去年底才完成轉轍器大修,沒想到還是出錯連連。范志強表示,目前看來大修沒有顯著效果,這樣的妥善率也不能被接受,已經要求德國原廠派專家來台,最近兩天會抵台,要想辦法徹底解決故障率過高問題。
范志強說明,歐洲鐵道因為站與站距離較長,車班與車班間相隔的時間也比較長,每個轉轍器移動和列車通過道岔的頻率比較低。但台灣不同,平均每2.36公里就有1個道岔,因此道岔上的轉轍器需要高頻率的移動,以應付台灣高密度的班次,這是目前看到的問題。
立委李鴻鈞擔憂,未來新設苗栗、彰化與雲林3站後,站與站的距離會更短,若列車進站速度還是維持這麼快、班次頻率還是這麼高,如不能徹底解決轉轍器問題,「等於是高鐵的不定時炸彈,什麼時候故障都不知道。」
葉匡時坦言,未來新設3站完工後,站與站的間距更短,確實轉轍器訊號異常的問題可能會更加嚴重,已經要求台灣高鐵盡快找德國原廠來研究如何改善。他強調,這是原始設計和德國使用方式不同,「還得繼續想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