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陳碧芬/台北報導
牛津經濟研究院指出,貿易戰引發的全球製造業病兆已經出現,2019年和2020年全球製造業附加產值年增率2%和2.1%,是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弱的增長,並且約為2017年和2018年年增長率的一半。
若扣除正在長成紅色供應鏈的大陸,估計全球製造業年增率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別僅增長0.4%和1.2%。至於面臨風險最大的產業,牛津經濟研究院認為,首推與大陸供應鏈相融合的亞洲電子產業,其次是出口導向的全球布局產業,如工具機械、汽車及其零件供應商。反而是以內需為主的食品、製藥行業等民生消費品,較能與全球風險絕緣,甚至還可以依賴醫療保健部門的穩定需求來創造成長。
貿易戰示意圖。圖/pixabay
法國外貿銀行全球市場研究部門分析,全球產業附加產值減少,除了中美貿易戰的因素,還有另一項主因是大陸自國外進口材料組裝後出口的使用量減少,大陸透過減少對國外投入的依賴,逐步地垂直整合「紅色供應鏈」,導致參與全球價值鏈的數量減少。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也提醒,從貿易量來看,世界也似乎已進入了「去全球化」的模式,這個現象遠早於中美貿易戰之前就發生,伴隨著一直疲弱不振的新興市場消費信心,以及德國和大陸的汽車工業下滑,都讓情勢愈為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