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食藥署今天公布104年乾金針抽驗結果,去年抽驗633件,二氧化硫殘留不合格率達16.9%,上游加工業及盤商不合格率為7.9%,但下游的小吃、小餐廳等供餐業不合格率高達30.3%,主因可能是上游不合格產品以低價賣給小吃店等,提醒民眾選購金針時,避免買顏色太過新鮮的產品。
小吃店金針3成不合格。(截取自維基百科)
想找房❓降價/新上架主動通知你,快設定看房條件>🎍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副都心 x 雙捷運,新案「富都馨」搶先看>>
食藥署北區東部辦公室科長王慈穗表示,不合格產品均須下架、回收或改製完成,合計開罰56萬元。她解釋,金針殘留二氧化硫,是因使用亞硫酸鹽來保色、防腐,依照規定,二氧化硫殘留量需在每公斤4公克以下,若殘留量過量,恐引發哮喘等呼吸道過敏反應。
對供餐業者金針不合格率偏高,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邱秀儀表示,可能是上游不合格產品的業者,以較便宜價格銷售給小吃等餐飲攤販。
王慈穗說,顏色鮮豔的乾金針,煮成排骨金針湯等食品後,顏色仍較鮮豔,建議民眾挑選顏色呈黑褐色的產品,可避免吃進過量的二氧化硫。
王慈穗提醒,購買金針應避免買太鮮豔、摸起來潮濕、帶有刺鼻味或霉味的產品,且烹煮前最好以清水或溫水浸泡30分鐘以上,煮沸後再食用,可去除九成以上二氧化硫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