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黃暐迪/新北報導
一名網友日前在臉書社團《我是永和人》內發文表示,「自己住在永和舊公寓,半年前樓下來了新鄰居,沒想到鄰居一家人對聲音很敏感,三不五時就來抱怨,一開始是覺得很抱歉,但後來鄰居還是不斷抱怨,說吵到他們晚上無法入眠。」
這狀況讓原PO認為,根本就已經是到家裡有人,對鄰居就是噪音,讓他深感無奈,只好尋求網友給意見。
網友在臉書社團反映,樓下鄰居對聲音敏感,狀況甚至嚴重影響到他的私生活作息。示意圖/pixabay
這名網友點出鄰居對他們家的三點反映:
1.開門聲很吵而且很頻繁。
2.太晚洗澡水聲很清楚。
3.冷氣滴水很吵。
針對以上三點指控原PO表示,要不是真的不想跟鄰居打壞關係,不然真的很想跟鄰居說:「如果嫌太吵請環保局來開單吧!」
他更進一步說出自己的心裡話,「是要我家門戶大開嗎?我家人也沒有特別甩門或是故意大聲關門,家裡有六個人,還是您要教我們怎麼進出?」、「老公寓,隔音很差,整個公寓不是只有我家在洗澡,而且太晚的定義是幾點?我家洗澡還要在您指定的時間嗎?」、「家裡有冷氣,但幾乎不開,而且冷氣水管是接到自家裡面。」
文章一出引發網友熱議,更意外抖出鄰居因為噪音認知差異的糾紛一籮筐。網友紛紛留言表示:「請他們換隔音窗會好很多。」、「有些是傳導問題,裝隔音窗不見得有用,有時候聲音沿著內部結構震動傳進來,聲音出不去,效果會更大。」、「有些人確實對聲音異常敏感,這是無解的。」、「老公寓本來就隔音差,之前我們家都有這種情形,只能互相包容,但前提是自己盡量減低噪音頻率。」
其實像這樣的居住噪音糾紛案件層出不窮,但通常受害者除了口頭勸導外,也能錄音蒐證,在樓上住戶開始製造噪音時,每隔幾分鐘分次錄影,並且拍下時鐘、新聞畫面來佐證時間點,再把證據交給轄區警方做檢舉,依照《社維法》最高可罰6千元。
不過每個人對噪音定義不同,與其自己處理讓鄰居關係緊張,不如找公正第三方來做判斷,尋求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