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太陽能電池價格彈升力道孱弱,雖然部分廠商單月由虧轉盈,但全年仍難扭轉虧損局面,各電池廠包括新日光、昇陽科、中美晶、國碩、茂迪和昱晶等,都加速電廠投資腳步,搶食政府推動綠能發電商機,也建立出海口。
太陽能業拓利基,業者搶蓋電廠
目前開拓太陽能電廠布局,以新日光、中美晶、國碩集團和大同集團最為積極;茂迪近來也緊隨其後。
新日光、國碩和中美晶,過去電廠布局都集中在海外,但今年搶食國內綠能發電投資動作加大。
新日光透過旗下永旺能源在彰化縣建置40MW(百萬瓦)的地面型太陽能電廠,以目前普遍併入台電既有饋線來說,該電廠為全台首座位於不利農業經營區域、單一最大型161kV特高壓引接的太陽能電廠,第一期15MW預計於明年第2季併網發電,待全數併聯發電後,每年發電量將達5,200萬度。
中美晶則透過旗下旭鑫能源購入白陽能源100%股權,已在嘉義地區打造4.3MW的地面型太陽能電廠,可望於今年第4季併網發電。
此外,旭鑫能源投資成立的旭孝電力將為封測大廠矽品中科廠建置太陽能發電站,預計今年底全數建置完成,可望從2018年起,每年貢獻約400萬度的發電量,且產生的電力將由台電躉購,並統一調度供中科廠商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