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本報上周四獨家披露,景美街北段私設遮雨棚,因屬市府列管為搶救困難地區,原訂9日拆除,攤商擔心,在無配套情況下恐將「散市」,群起反彈。
景美街北段私設遮雨棚,因影響救災,市府規畫9日拆除,攤商擔心「散市」反彈。本周一傍晚議員林奕華前往協調,確定緩拆。 記者周志豪/攝影
前天傍晚議員林奕華會勘、協調後,確定「先寬後高」,分兩階段緩拆。
第一階段,景美街北段所有日、夜市攤商,須將所有地面攤架改為活動式,中央通道營業時,須維持路寬3公尺供行人行走,休市或救災時,攤架要退縮,讓中央通道路幅達4公尺寬,供消防車穿越。
至於原訂下周一拆除的私設遮雨棚,則展延至11月8日,以便市場處、自治會協調住戶同意新建公共遮雨棚替代,或屋主自行拆除違建雨棚。
北市府推動「消防搶救困難老舊商圈公安稽查改善專案」,淨空全市20處搶救困難商圈巷道。
因此8月中起,北市府前往景美市場張貼公告,要求景美街雙號20至44號、單號45至75號共29戶,9月6日前須自行拆除一樓違章遮雨棚,否則9月9日北市府將強制拆除。
當地景行里里長張水柳表示,私設雨棚沒有配套就拆除,將讓經營生鮮、布匹生意的攤商貨品因日曬雨淋「害了了」,生意都不用做了。
水果攤商羅先生也說,市府拆雨棚沒有配套,市場日曬、雨淋,民眾不願來以致「散市」,將是市府、攤商與消費者三輸。
市場處副處長許玄謀表示,原本景美街遮雨棚規畫就是要北、中、南三段一起蓋,但因北段仍有住戶不同意才暫緩,只要能說服,市場處樂意籌錢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