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邱瑞杰/綜合報導
基隆市議會跨黨派聯盟的5名市議員,18日在市長施政總質詢時關切市立醫院委外營運作業。市長謝國樑說,委外民營的目的是要讓效率更好,目前只評估是否可行。衛生局長張賢政說,今年底會提出評估報告,全台已有過半縣市立醫院委外營運。

基隆市無黨籍議員張耿輝、呂美玲、張芳麗、陳明建、林旻勳聯合質詢,呂美玲說,市醫將獲中央補助開設110張長照病床,質疑有利可圖,市府卻說要委外,「如果有利可圖,為什麼不圖給市立醫院」,並用利潤聘請更多醫生,更換更好設施,把福利平分給市民。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張耿輝認為,市醫要以市民權益優先,未來若民營化,長照收費可能會比較貴。張芳麗說,20多年前她在市醫檢查癌症,一直在市醫接受照顧至今。市醫有好的團隊,對市民有好的照顧,為什麼要讓出來?
謝國樑表示,所有的委外民營案件,主要目的是讓效率更好,公車處如此,市醫也是如此,基隆的醫療絕對是有待提升。目前市醫委外可行性評估,只是單純的評估是否可行,並不是決定要不要委外。評估報告出來後,他會與跨黨派聯盟議員做比較深入的探討,如果要朝委託民營方向走的話,前提是得到跨黨派聯盟的祝福跟同意。
張賢政說,市醫委外評估,市府沒有預設立場。如果要委外營運,包括防疫等公共衛生任務,以及掛號費等事務,都會在契約中確認。目前市醫醫事、非醫事人員,不管是公職或非公職人員,市府都已做過說明跟座談會,了解需求,並納入可行性評估參考。
張賢政表示,市醫委外可行性評估已進入期末報告階段,因為還要納入近期召開的公聽會、員工說明會跟議會意見,所以會再做一些修正,預估今年底提出期末報告。
張賢政說,全台灣現有23家縣、市立醫院,只有7家「自營」,占30%,如果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算成6家,自營比例則會提高到44%,其他都已委外或正進行委外作業中。這些委外經營醫院。都有很多的正向、負向經驗可供市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