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33

經常性薪資只增6161元 民眾無感

#經常性薪資 #GDP #薪資 #物價 #房價 #理財
中國時報記者洪凱音/台北報導
 
台灣首季GDP達8.16%,創逾10年新高,出口、投資優於預期,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可達5.1%,學者甚至預估,第2季經濟呈「雙位數」成長;但民眾對經濟成長率「無感」,因景氣再好,似乎不會反應在薪資調整上,因10年以來,逾811萬名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僅增加6161元,累計增長幅度僅有17%,完全跟不上物價與房價漲幅。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分析,台灣長期處於「國內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即使GDP成長,卻對工作機會、薪資成長貢獻不足,導致經濟景氣與就業市場的關聯性脫鉤,實質薪資成長「倒退嚕」。
 
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可達5.1%,學者甚至預估,第2季經濟呈「雙位數」成長。圖為正在逛賣場的消費者。(中時資料照片)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可達5.1%,學者甚至預估,第2季經濟呈「雙位數」成長。圖為正在逛賣場的消費者。(中時資料照片)
 
薪水成長 被房價追著跑
 
辛炳隆點出,實質薪資有成長,卻趕不上與民眾感受最深的外食、房價(含租金)漲幅,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看似平緩,但房價、房租漲幅就快失控,小吃店除支付高漲原物料外,還要應付上漲房租,這些成本全轉嫁到民眾身上,加上民眾每月要繳納房貸、房租,對物價漲幅感受最深。
 
值得注意的是,近2年台商回流,資本形成(公營與民間投資)成長增加,辛炳隆認為,廠商機器設備投資後,約要2、3年的建廠時間才會反映在人力僱用上,簡單來說,今年首季經濟高速成長,對廣大受僱員工來說,工作機會、薪資談判等實質回饋,會有2、3年時間遞延效應。
 
人力專家楊宗斌表示,華航機師染疫延燒到飯店群聚,加上國際疫情混沌不明,今年企業在調薪、發獎金的意願上依舊保守,加薪尚未恢復到2019年「疫情前」狀態。楊宗斌指出,企業「齊頭式」加薪仍屬少數,若獲利隨經濟成長,會多發「非經常性」薪資的「獎金分紅」,當作公司留才、攬才主要工具,只是這部份報酬增減,通常與景氣具有「正向連動性」,不能視為長期保證。
 
新手投資 建議定期定額
 
上班族薪資沒有大幅好轉,股市卻不斷創新高,不少上班族只好靠投資理財,替自己賺點獎金,而類股輪動下,電子股、航運、鋼鐵、金融股雨露均霑,這波首次進場的年輕投資人,幾乎都嘗到甜頭。惟國泰證期研究部分析師蔡明翰認為,台股吸引年輕族群、新手加入,學習適當投資是好事,但若經驗不足、短線當沖操作,就可能抓不準退場時機、陷入風險之中,建議新手以ETF、定期定額操作為首選。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