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第一季許多經濟數據顯示景氣正在回溫,標普全球、澳盛、牛津均提醒,2019年最難處理的不確定因素是「全年貿易狀況恐更加嚴峻」,全球貿易量創下十年來新低,主要是亞太區的出口周期循環進入下行期,即使中美達成短期貿易協定也改變不了該趨勢,外銷訂單估測會是吃掉近期冒出景氣綠芽的「小蟲」。
標普全球評級近日更新亞太區2019年經濟成長率估值,從5.3%下修至5.2%,且下行風險會在2019年中旬持續,主因是全球進口需求持續降溫,各國難以獲得激勵景氣的出口成長。
第一季許多經濟數據顯示景氣正在回溫。(示意圖/好房網資料中心)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認為,2019年的國際事務將環於各項貿易談判議題,這對廠商營運和國際競爭力有直接影響,長期而言,全球經濟走勢疲軟造成購買力下降、成長動能下滑,都是不利衝擊。
牛津經濟研究院指出,自2010年以來,全球已進入第三次增長放緩,雖然負面動力仍不足以造成全球陷入衰退,現在最擔心的是美國經濟在今、明年的減緩,加重全球貿易衰退,會擴大衝擊到新興經濟體目前開始的復甦。標普全球評級研究部門指出,亞太區的貿易週期循環於2018年底時反轉,並持續向下。
周期性的下行通常會歷時兩年或更久的時間,而在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未重新恢復的情況下,預期此波下行期將至少持續到2019年結束;雖然這不意味亞太區會出現衰退,但也暗示成長將會遭遇重大逆風。
澳盛銀行大中華經濟研究團隊指出,許多新跡象顯示,亞洲目前的增長放緩可能接近谷底,大陸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超過預期,更重要的是3月經濟指標顯示新動能,PMI的新出口訂單顯示未來幾個月情況可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