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鄭國樑、朱冠諭/桃園報導
桃園市捷運綠線延伸中壢,地方負擔約191億元,交通部鐵道局上周初審綜合規劃報告,主要關切經費需求能否負荷等問題。市府捷運工程局15日表示,有壓力但可支應;市長鄭文燦說,綜規務必爭取年底核定,他會全力向中央爭取。不過,議員認為市府對財務規畫太樂觀。

綠線延伸中壢綜規今年3月底送中央審議,鐵道局5月現勘,上周召開初審會議,提出意見要求市政修正。捷工局15日在市政會議專案報告表示,已完成初審意見答覆,近日再提報交通部委員會續審,爭取綜規今年底獲行政院核定。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成大第一排,千坪綠意宅,22-34坪搶先看>>

初審意見包括要求市府再評估財政負擔能力、債務狀況及自償性經費達成情形,提出所有建設分年地方配合款具體財務調度規畫等。
捷工局說,捷運綠線延伸中壢計畫總經費328億元,中央補助137億元,市府負擔191億元,自償率30.18%,以綜規核定後8年為完工通車目標,市府每年平均負擔約24億,有壓力但可支應。
市府統計,推動捷運綠線延伸中壢等鐵道工程,加上第2階段先期路網總經費約4133億元,扣除中央負擔與自償經費,市府負擔約965億元,以20年估算,每年約48億元,依今年歲出總預算1410億元估算不包含基金,約占年度總預算3%,屬可支應範圍。
「交通部話都講很明了,就是擔心地方政府財務規畫。」議員牛煦庭說,市府統計捷運經費有兩大盲點,一是中央補助的比例,實務上不可能每案都獲高額補助,棕線就沒有。
牛煦庭說,其次是對自償經費來源太樂觀,自償經費多來自「場站開發」,要籌集足夠自償經費,前提是未來20年每條捷運沿線房地產市場都大有榮景,但全台人口負成長、青年世代對房價苦不堪言,真的還有樂觀20年的本錢嗎?
牛煦庭表示,市府用總經費大水庫平均計算聲稱財務沒問題,過於草率,若財務真的沒有問題,為何捷運棕線始終沒有像樣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