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實價登錄2.0上路至今滿兩個月,台灣房屋集團「實價登錄2.0使用經驗調查」結果顯示,今年有購屋意願的民眾,9成有使用過政府實價登錄網站,有7成左右民眾另以「房地產查價平台」和「房仲官方網站」等管道,來掌握房地產價格資訊,透過房仲或代銷業者提供,也有近6成。
另外,超過9成的人認為,實價登錄2.0上路後最大的優點,就是資訊透明幫助議價,其次為預售屋揭露更即時、預售資訊完整明確。
實價登錄2.0於今年七月正式上路,不少民眾表示對於資訊透明最有感。圖/記者游智文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kzOTc0OG5ld3M,/5d46131d88b28ece_1280x960.jpg)
![](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kzOTc0OG5ld3M,/5d46131d88b28ece_1280x960.jpg)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政府自2012年實施實價登錄,不動產買賣案件必須向主管機關申報登錄成交案件實際資訊,如今已經施行9年,實價2.0針對預售屋交易的全面納管並即時申報,是一大里程碑。
新制一改過去預售屋往往要兩、三年後才會公布交易資訊的拖延狀況,縮短到30日內就得申報,且交易揭露資訊去識別化,能讓民眾對市場價格有初步的瞭解,在做購屋預算規畫和出價時,也有更明確的參考依據,可縮短買賣雙方的過度期待和拉鋸時間。
不過民眾也認為實價揭露仍未臻完善,包括部分交易沒有揭露、缺乏社區關鍵字搜尋、進階篩選操作不便,產品類別定義模糊等,都有待改進。
張旭嵐指出,實價揭露多為標準化訊息為主,對於一般買方關心的座向,屋況,景觀等並無法呈現,而且近年揭露的交易,未揭示是否為店面或商辦等使用類別,僅單純呈現大樓或透天等建物型態,這也可能會造成價格的差異,因此還是需要透過專業房仲協助,才更能準確解讀數字背後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