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
高雄港斥資45億元興建的旅運中心預計明年3月運作,可靠泊全球最大的22.5萬噸級郵輪,台灣港務公司將重啟停擺逾兩年的郵輪業務,現有多家業者預報明年船班共九個航次,預期後續還會增加,帶動營運升溫。
港務公司表示,疫情籠罩全球,疫情指揮中心2020年2月6日宣布國際郵輪禁止靠泊港口以來,國人已經二年多無法搭乘郵輪出國。
![高雄港旅運中心完工在即。圖/台灣港務公司提供](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E3ODU2MG5ld3M,/740634220c354a7b_955x634.jpg/qs/w=600&h=600&r=16888)
我國預計10月13日解封國門,入境改採「0+7」並取消禁團令,海上國門解封指日可待,高雄港旅運中心進入完工階段,將可搭上加速發展郵輪母港的浪頭。
旅運中心大樓基地面積位於高雄港第19至20號碼頭,占地三公頃,設計為地下二層、地上15層的曲面造型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約8萬平方公尺(約 2.4萬坪),主體設施包括辦公、旅客入出境、登船廊道及其他服務空間等。
自2013年9月動工後,一度因基地開挖發現土壤遭油汙汙染停工,歷經汙土清除作業,2016年7月重啟建造,目前各項工程陸續完工,為因應海上國門即將重啟,旅客通關設備可在10月先後到位,逐步建置完成。
新旅運中心一樓配備2,000平方公尺行李提領區,二樓通關區規劃有22座移民署人工櫃台及四座自動通關櫃台,未來通關效率可大幅提升到母港每小時2,100人次、掛靠港3,500人次。
依據最新預報船班,2023年3月6日將由麗晶七海郵輪的「七海探險者」首航掛靠高雄港,拉起後疫情時代高雄港郵輪業務序幕。
3月22日更有歌詩達郵輪「賽琳娜號」首航高雄港進行母港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