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雜誌2023年9月號/撰文:Jen Jen、圖片提供:時雨空間設計
位於台北市的中正區是以公教人員為大宗的文教區域,儘管新興大樓社區不多,公教宿舍及老舊建築卻讓這裡多了點懷舊的氣氛,從接近萬華的汀洲路一段延伸到公館端的汀洲路三段,你可以從艋舺的市井、植物園的優雅、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民俗及公館的多元樣貌通通都體驗一遍,而這對夫妻便是看上了這樣的街道樣貌,選擇落腳兼具新與舊、自然與文化的生活圈。
雙面採光陽光卻進不來 公私領域翻轉後改善陰暗問題
「明明是雙面採光的先天優勢,怎麼陽光就是進不來?」屋主買下中古華廈後,卻苦於不良格局阻擋了光線的路徑,「細究原因,採光佳的位置原先規畫的是兩間臥室,但是當房門一關上,陽光就被阻隔了,行走其中總感覺陰暗悶熱、壓迫陰鬱。」時雨空間設計總監許若倩在心中擬定解套的方式。
老舊大廈原本的雙面採光在改變格局規畫後得以進入室內空間。

從玄關進來後,與書櫃結合的貓跳牆讓2隻貓咪自由活動。

「翻轉吧!」讓公私領域交換位置是最重要的改變,「我們認為讓光線留在開放的空間才能改善室內陰暗的問題!」少了牆與門的阻隔,果然滿室陽光。
即便是窗戶,不同樣式竟也隱藏著學問。「像是客廳兩側的窗戶,靠近街道的迎風面規畫雙開窗,讓風可以往室內流動,另一側則使用大片固定式觀景窗,保留通透的視覺。」因為這樣,家裡不只有了光,也迎來了風。
以60公分寬的大樑來做出公私領域的分野,整理天花板高低後讓視覺更一致。

壁磚與花磚界定重點區域 量身打造美式廚房與餐桌
淡奶茶色美式壁磚與地板的花磚從玄關一路以斜角延伸至廚房,界定了重點區域,也滿足了女主人的夢想風格。依著弧形牆面,特別選定的壁磚以直向手工拼貼,特別的是,設計師增設的大理石檯面洗手檯,除了為後疫情時代所需,一進門就可以先洗淨雙手,也讓返家的屋主多了儀式感,轉換了心情。
左轉至廚房,迎來一片敞亮,這個區塊是依著女主人的需求與夢想打造。對於喜愛料理的女主人來說,廚房無非是最在意的小天地,除了希望以最愛的美式風格來規畫,更希望能透過開放式的設計,每天料理時都隨時能與家人互動,不被隔離在密閉的空間。而與L型流理台結合的餐桌則是設計師特地以木皮夾板量身訂做,除了夫妻倆平常用餐,備菜時空間也更有餘裕,簡化的桌腳讓桌面下省去不少空間,不論用餐或打掃地板都更加方便。
進門後的洗手檯是後疫情時代很實用的設計,回家多了一個儀式感。

為主人的家做出識別 一進門就見主題音樂牆
在對焦改造需求時,設計師得知男主人從事影像廣告及音樂工作,便打定主意要為這個家做出識別,因此,從玄關一進來你就可看見擺滿黑膠唱片、CD與卡帶的音樂牆,直角的另一側規畫了工作檯及展示層架,音響及相關設備則巧妙隱身於一旁的細長櫃體,讓展示與收納各自發揮作用。
「仔細觀察,可發現寬約六十公分的樑柱占據很大的體積,我們讓這根樑與音樂牆成為公私領域的分界,通往臥室的過道天花板較低,客廳的部分盡量挑高展現寬敞,讓收進的陽光能有最大值。整理了天花板的高度後,原本凌亂的視線因此更加平整。」
更換位置的主臥室與陽台為鄰,刻意退縮部分空間讓陽台有更好的運用。

臥室內縮讓陽台更好運用 貓咪動線融入主人生活更自然
而與客廳廚房對調位置後,緊鄰後陽台的主臥室有了不同的詮釋,「我們跟屋主討論後決定將臥室內縮,把一.五坪的後陽台鋪上美麗的花磚,不僅用作實用且美觀的洗衣空間,也種上喜愛的植栽,一改從前堆放雜物的凌亂樣貌。」莫蘭迪色的主牆帶來一絲溫柔,為夫妻倆的睡眠時光營造舒心氛圍,簡約是兩人最喜歡的樣子。
「不要小看內縮的一點點空間,幾十公分的寬度在臥室頂多縮小走路的動線,但可讓陽台有更完善的運用!」設計師非常推薦有需要的人可以善用陽台做獨立運用,而不是外推。
輕淺的北歐風給了浴室清新的面貌。

夫妻倆希望貓咪們自在的穿梭屋內空間,融入主人的生活,設計師沿著玄關到廚房的牆面規畫了與書櫃結合的貓跳牆,以特殊塗漆與層板錯層疊加,隨性的跳上跳下是貓咪最愛的遊戲。而兩個大人與兩隻貓,就在改造後的空間每天進行光合作用,完美的寫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