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C地產王記者張琬聆/綜合報導
不動產數據每月每季更新,可供分析市況及判斷趨勢,近期諸多「7月成交量縮」、「量先價行」等議題討論熱烈,引來不少專家、網紅論戰,不過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認為討論這個議題還太早,尤其在調控政策連發及價量關係遭破壞後,房市生態已被改變成全新世界,量要縮到什麼程度才跌?房價天花板在哪?已難以預料。
7月正逢《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許多分析報告急忙舉出最新價量等數據來論證政策效益,何世昌則直言目前討論這個議題稍嫌太早,「用1個月數據論漲跌宛如丟銅板」,單純拿7月數據來下定論,斷言房價必漲或必跌,這種依據實在太薄弱。
![▼7月正逢預售屋新制上路,房市的影響尚待觀察。(示意圖/<a href="https://house.ebc.net.tw/"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3498db;">EBC地產王</span></a>張琬聆攝)](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M4NzI1OW5ld3M,/45b650be941149a1_887x500.jpg)
他解釋,因為觀察的時間區段不足,就像丟銅板的命中機率是1/2一樣,還開笑稱「當然,如果有開天眼、靈異體質的預言師除外,那不是我可以理解的區塊」。
房市政策一波波 生態已被改變
另一方面,何世昌也提出影響房市觀察的2大變化,一是「政策已扭曲市場」,政府針對房市的高度干預、調控政策連發,姑且不論能否抑制房價,但已經扭曲整體市場,包括「房地合一稅」、「實價登錄」、「土建融限貸令」、「選擇性信用管制」、「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以及最新實施的「新青安方案」等。
何世昌指出,當新的政策不斷出籠,房地產市場生態已被悄悄改變,「如果我們還困於舊有的觀念當中,就很難去理解新的世界」。
價量關係現新局 論述如瞎子摸象
第2個變化則是「價量關係遭受破壞」,自從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之後,全台房市供給與需求均遭到重稅閉鎖期抑制,其中供給量減少幅度大於需求量,導致市場只需要少量需求就能消化賣壓、促使房價上揚。
![▼房地合一稅上路後市場供給因重稅造成閉鎖期抑制。(示意圖/<a href="https://house.ebc.net.tw/"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3498db;">EBC地產王</span></a>張琬聆攝)](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M4NzI2MG5ld3M,/45b650be941d1eba_1170x658.jpg)
所以從2018年以來,房市進入「量低價漲」的新時代,但今年7月「預售屋禁止轉售」實施,8月又有「新青安方案」,何世昌認為,量價關係極有可能再出現變化,「我們現在都是瞎子摸象狀態,很難有完整的論述」。
此外,目前不管是新建案的推案成本,或中古屋的交易費用(房地合一稅率上升、可扣抵的房地交易支付費用減少至30萬元),成本面都處於歷史相對高檔,成本面上揚勢必對賣方售屋時的定價造成影響,其他新增的外部因素還有貨幣緊縮(QT)、總統大選等等。
何世昌最後提到投資圈有句老話說得好:「市場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現在的房市宛如全新的世界,到底成交量要縮到什麼程度才會跌、房價天花板在哪裡?「我認為難以預料,只能調整自己的腳步與視野,邊走邊看、邊看邊學」。
延伸閱讀
● 全台開挖最深!「台中之鑽」阻尼器曝光 一次放5顆比101還多
● 情侶月存8萬合買房 長輩全不挺 他曝血淚教訓:還沒交屋就分手
● 首見「粉紅註記」!實登驚見4筆預售解約 有人才買一個月就反悔
● 一家四口冷氣開整天 電費1.3萬他嚇歪 過來人:變頻少3分之1
● 蔡英文出席「房仲奧斯卡」承諾購屋族:住得起、買得起
● 中信啦啦隊女神結婚了! 老公身份曝光「南台灣最帥建商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