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懿萱、張睿廷/新北報導
新北有6所國中、46所國小沒有活動中心、體育館或風雨操場。學生在雨天僅能在迴廊、川堂上課,最長長達數月都無法運動。家長、議員都要求改善。教育局表示,雨天教師會調整授課,教育局也一直努力協助學校改善或更新運動場地。
新北公立高中職以下學校共348所,雖自2019年起,投入約1億7600萬興建15座校園風雨球場,但仍有52校雨天難以運動或集會,體育課又不是每天都有,有時遇上雨季,可能長達數日甚至數月無處上課,學生抱怨,家長要求改善,直批「不會流汗的體育課算什麼體育課」。
![新北市永和頂溪國小學童在川堂內上體育課。圖/聯合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A5ODkxOG5ld3M,/602629418d176656_759x444.jpg/qs/w=600&h=600&r=16888)
市議員張志豪表示,體育署鼓勵全國中小學的室外球場加蓋太陽能光電板,打造成可以為學生遮陽擋雨的「風雨球場」。中和自強國小就與太陽能光電廠商合作,由學校出地、廠商出錢蓋頂棚裝太陽能板,學生在下面打球,上面發電可賣電給台電獲得收入,是三贏計畫。
張志豪指出,不過校長都是公務員,許多人都擔心與廠商簽約會被控圖利,不敢輕易接觸業者。他希望教育局主導並全面推動,公開宣示讓學校與廠商洽談,或是開放共同採購契約,打消校長們的疑慮。
教育局表示,新北部分學校因校地大小、涉及私人土地、建蔽率或山坡地等因素,無法興建體育館或活動中心,學校在雨天會調整授課方式,比如解說基本技術、運動原理、影片欣賞等,保障學生學習權益。教育局也鼓勵學校設置光電球場,目前有17座正在施作。
以三重區二重國中為例,因校地太小無法興建,校方近期正招標的操場、球場整修還流標3次。校長游祥越說,多年來因校地、經費不足,所以無法為學生建置風雨球場。如今好不容易爭取到經費,若6月底無法發包,經費將被收回,影響學生運動環境,非常困擾。
陳姓學生說,同學們每次都很期待體育課能打球,可是只要下雨天,就得去川堂「活動」,頂多只是肌肉伸展,運動效果少,有些同學乾脆坐著聊整節課。
游祥越說,下雨天使用一樓川堂、迴廊或體適能教室因應,不是長久之計。學校努力挪出一個籃球場大小,申請興建太陽光電風雨球場,已和廠商簽約,希望今年底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