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
基隆市動保所新建寵物銀行工程幾近完工,市長林右昌23日前往視察表示,看到五星級收容空間,和他上任時的舊收容中心有著天壤之別,新的收容空間比中央所訂的標準還增加50%,也是目前空間3倍以上,未來是推展動保工作的重要基地。
林右昌23日和立委蔡適應、產發處長黃健峰及動保所長陳瑞濱視察寵物銀行改建工程,產業發展處表示,目前工程進度99%,預定12月竣工,可收容150隻狗、50隻貓,包括犬舍跟動物醫院空間大幅改善,從目前鐵皮屋變成「浪浪豪宅」,不僅是動物收容功能,更兼具醫療照護、生命教育等多功能場域。
![基隆新建寵物銀行大變身,原狹小鐵皮屋變「浪浪豪宅」。記者游明煌/攝影](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zIxMDc0NG5ld3M,/e89637ebff37d29d_1600x900.jpg)
犬舍欄位每隻大狗,享有7.5平方公尺的起居空間,一欄一隻。犬舍不設窗戶,改用最先進電動百葉窗,夏季晴天保有自然通風,雨天、颱風、冬季一個按鈕全面關閉保暖又能調節光線。戶外有2000平方公尺寬闊草皮,提供飼主與狗狗互動休憩談心空間。
林右昌說,他初上任時首次視察舊收容中心後心情沉重,決心大幅改善環境,獲中央預算近1億元,感謝立委蔡適應爭取8千萬元,這項政策才能推動,改善後可說是五星級寵物旅館。
林右昌表示,期盼未來寵物銀行是生命與環境教育場域,讓有意認養的民眾,看到人性的認養區,受到很好的照顧而提高認養率,讓一時失去溫暖的毛小孩或動物,得到新的家庭來照顧。
蔡適應表示,嶄新的環境設施,會讓有意願認養的家庭或民眾看到後,將心比心認養照顧,更是動保教育基地,就像市府公布寵物公園落腳暖暖運動公園,朝全台寵物聖地努力邁進,並藉推動晶片植入、接種疫苗等政策,落實寵物友善於生活日常。
市府說,收容所並附設動物醫院,提供妥善醫療照護,並在1樓大廳設置玻璃櫥窗寬敞明亮,參觀者可看到認養動物受妥適照顧;建物採柔和綠色系,與瑪陵休閒農業區融為一體,展示觀光、教育、關懷的多功能場域特色,不會感到鄰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