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陳祐誠、羅亦晽/綜合報導
交通部公路局完成「花東快速公路」可行性評估,今年初送交通部審查後,2月底被交通部打回票,主因為不具社會經濟可行性,花蓮縣長徐榛蔚痛批民生建設不應淪為政治算計,花東人非次等公民。花蓮縣吉安鄉長游淑貞也向中央疾呼「還給花東一條安全回家路網」。交通部10日澄清不是退件,而是要補強內容及評估分段推動。
公路局2019年重啟花東快速公路可行性評估,從花蓮崇德一路到台東市區,總長174公里、路寬21至23.8公尺,沿途設置17個交流道,經費預估3614億元。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經審查後,2月24日把相關單位意見送請公路局,包括補強內容、研究分段推動可行性。
公路局長陳文瑞表示,在重大工程中,大多會有些分段或優先段的建議,目前蘇花公路安全提升計畫(蘇花安)已到崇德,往南建議可先做「崇德─新城」效益最大。
據悉,崇德─新城路段2.9公里、經費約90億元,若要再往南做新城─吉安段,長度26.6公里、經費約800億元,待花東快幾年後發包,受通膨影響經費可能高達4000億元。
無黨籍花蓮縣議員魏嘉賢表示,花東鄉親平均收入較低,唯一較安全的鐵路票價將調漲,但花東不只觀光也有生活需求,花東快不僅可帶來車潮及人潮,也能改善台9線部分彎曲路段危險性,對未來緊急救護及城市發展有很大助益,但建議先改善台9線較危險或推動工程較困難路段。
民進黨縣議員胡仁順指出,花東地區南來北往就醫、運輸、工作聯繫時間成本高,建議交通部先推動台9線車輛較多的壽豐至崇德路段,不僅具經濟效益也能提升東華大學聯外需求。
原文出處 【中央:花東快沒退件 將分段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