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亭云/宜蘭報導
森林鐵路串聯著羅東的過去與現在,從早期管流運材到鐵路運材,小鎮成為木材集散地,有了發展的契機;隨著伐木業沒落、工商業興起,完整保留歷史痕跡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讓民眾遙想過去風華,縣府也考慮將部分森鐵復駛,讓觀光客體驗鐵道之旅。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特殊儲木池景致、舊車頭與軌道痕跡。(本報資料照片)
上世紀初期,日本政府開採太平山森林,後因清水湖水力發電廠興建,無法「管流運材」,於是發展森林鐵路;在時任羅東街長的陳純精爭取,讓羅東作為鐵路最終站,取得發展先機。
羅東成了檜木出產地,工商業聚落成形,鐵路也帶動地方交通,促成地方繁榮,奠定往後羅東鎮商業發展基礎。當時的羅東出張所,為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前身,如今已成觀光景點,特殊儲木池景致、舊車頭與軌道痕跡,日本風味中道出歷史。
羅東林區管理處處長林鴻忠表示,民國卅八年森林鐵路通車,全長卅六.四公里,包括七個用檜木角材支撐的隧道,以及珍貴的檜木高架橋。
縣府希望復駛天送埤至三星段發展觀光,地方人士樂見,林鴻忠指出,此段約三.四公里,兩車站基地還在,可行性最高。縣府考慮採BOT方式,目前已進入先行規畫,若招商順利,最快二、三年後才能完成復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