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綜合報導
網友在PTT上表示,淡水最主力產業其實是觀光,但過往被定位為住宅區,淡海新市鎮開發使人口移入,可是區內就業機會少,雖有少部分的工廠和廠辦,但數量不及內湖、南港,「讓這邊從觀光小鎮變成大量通勤的住宅區」,觀光產業和服務業明顯無法提供大量工作滿足需求才導致塞車。
跟爸媽買房記得提出「這證明」!否則未來賣掉要補百萬稅🎍想和爸媽住一起,40坪以上熱門精裝宅!
🌲『公園 X 雙捷運 X 高坪效』通勤族購屋立即看>>
🏠頭前重劃區、純住公園宅,87戶限量搶先看>>

對於淡水未來,他列出5點想法:A.增加觀光業就業人數,提高觀光附加價值,並增加從業人員在地居住比例B.落實徵收開發淡海科技園區,不只科技業也吸引企業總部移入C.維持現狀,住宅為主、觀光服務業為輔的基礎D.維持現狀,但凍結建照以減少人口移入E.減少觀光等各種產業,朝向純住宅模式及降低觀光帶來的流動人口。
網友們加入發表感想意見,「淡水居住10年以上,只想說小鎮感都消失了,只剩塞車跟物價持續接近台北蛋黃區」、「改成別獨棟別墅區,減少戶數,增加富人休閒設施,形成有錢人聚落,有錢人不用上班不用介意交通」、「淡水本來就是要做衛星城市,啊就失敗才變住宅為主」、「其實就是改善交通,讓淡水人方便到市區通勤就好,其他都不用想那麼多啦」、「那邊最重要的是早上當地車流往台北,晚上從台北回來,這個要想辦法減少,你開了道,結果又蓋了幾萬宅。應減少蓋房和減少當地往外移動」。
有人認同蓋科技園區可以鎖住人流往外移動,以解決該地塞車問題,「台積電的話可以,磁吸強這樣就不會這麼多往南走了」、「其實淡海蓋台積這主意是不錯的,淡海地價低,很適合,人進去了,機能也會跟著進去。但貨物原料進出都成問題」。也有人回文認為,淡水沒這麼不堪,透過都市計畫並扶持重點產業,只要有足夠就業機會就能自給自足,不過目前建設效益還是未知數,通常也不是蓋好就即時發酵的。
淡水建設工程如淡江大橋、淡北道路等,民眾引頸期待,都在關心會如何發展,也率先反映在當地房市,永慶不動產淡水北新加盟店副理林君竹表示,過去以來,淡水因為台二線壅塞的問題,成為在地人及往來淡水、北市工作民眾的惡夢,對於開車族來說,龐大的車流量及塞車問題,讓想到淡水買房的民眾有所顧慮。
但今年淡北道路開工好消息傳出,帶看房屋的來客量明顯變多,看房民眾對於淡北道路議題持續討論,非常熱絡;且以淡水當地來說,將使交通更便捷與舒緩車流,也對產業有助益。林君竹也指出,近來在政府調控房市之下,投機客幾乎消失,未來以自住客群為主力,加上淡北道路將開工,及淡江大橋、後續輕軌2期等利多,買氣將會逐步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