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佳潾/屏東報導
小琉球民宿10年前不到50家,近來受到觀光業刺激,目前已經突破400家,當時在高雄承包水電工程的蔡正男,因熱愛潮間帶生態,加上想給小孩家鄉歸屬感,毅然決然辭去穩定工作返鄉開設生態環保民宿,期許從中推動環境教育。
「我的小孩要到潮間帶找爸爸」,蔡正男對潮間帶莫名著迷,直到結婚生子也不改對家鄉生態熱愛,他說,最親家人皆在小琉球,自己也在小琉球長大,不希望小孩空有小琉球人之名,於是舉家從高雄返鄉開民宿,但疑太著迷生態,小孩要到潮間帶才找得到他。
「我推環境教育」,他說,開門作生意雖然重營利,但絕對不可破壞生態,因此民宿規定多,例如,不提供一次性牙刷、牙膏,客人只能用店內供應沐浴、洗髮乳,戶外活動要穿防滑鞋,才不會黏走沙子影響生態,客人入店第一件事,就是認識小琉球生態環境。
「探訪潮間帶是去生物的家,我們要尊重」,蔡正男說,潮間帶解說團不能超過20人,因人數多要用擴音器,聲音大,客人會分心觸摸生物,這都是不對,認識潮間帶是要了解生物對生態付出,而不是牠們名字及長相。
他說,民宿規定雖多,但上門顧客相當喜歡,他們通常對生態略有研究或環保意識強,有些客人會主動分類垃圾,民宿以幽默方式與客人交談,讓他們從趣味認識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