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42703

工作不見了 愈來愈多中年人憤怒 

#政策 #地方 #經濟 #職場 #照護 #醫療 #中年 #流沙中年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在廿年前踏入職場時,台灣經濟開始停滯、薪水成長趨緩,一旦遇上父母年邁、家人生病不得不辭職專心照護時,龐大的照護與醫療費用讓他們跌入貧窮。聯合報日前推出「流沙中年」專題報導引起廣大回響,昨舉辦系列講座,吸引兩百多人擠滿現場,感同身受地期盼能找到不再越陷愈深的解方。

「流沙中年」系列講座由作家王文華主持,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副教授彭金隆、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李淑容、聯合報新聞部副總編輯官振萱以及台灣人壽商品精算處處長葉栢宏參與討論。

李淑容表示,她從二○○五年開始發現大量失業現象,她跑遍全台各縣市調查,發現愈來愈多中年人憤怒「工作不見了」。她說,早期失業大多是短暫、有期限性且規模不大,卻逐漸轉為龐大且結構性的失業,波及中產階級,成為新的貧窮階級。

李淑容分析,近年全球化,愈來愈多國內公司將工廠移往東南亞及大陸,同時移工不斷進入台灣市場,加上企業為靈活運用人力、壓低成本,開始大量使用約聘雇人員;此外,政府福利補助嚴苛,也讓大多數人無法使用。

官振萱也從採訪案例中提出,如今中年人廿年前踏入職場時,正好遇上台灣就業市場開始惡化,薪資成長趨緩,當遇上家人生病受傷時,就不再有任何迴旋空間;經濟停滯也讓無論中年人或年輕人,失業後就很難再找到工作。

李淑容說,台灣政府對社會福利措施思維,仍停留在老病殘弱才能獲補助,讓面臨中年流沙現象的白領階級,不僅找工作困難、也很難得到政府救援。王文華補充,社會對中年貧窮觀念歧視,認為中年人不值得給予同情或資源,也造成大量流沙中年無法受到關注。

彭金隆說,退休後長期健康地活著,應及早透過年金、儲蓄險或儲蓄準備現金流;但若面對突如其來疾病打擊,只有保險(醫療險)可提前預防。他建議,前兩種情況都準備好,有餘力可再透過保險(長照險)預防生病後需要長期照護。

葉栢宏說,要建立完整的財富安全保護網,可參考「三、三、三、一」原則:日常開銷占收入三分之一;房貸等家中必要支出占三分之一;儲蓄三分之一;以及保險支出應占收入的十分之一。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