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劉朱松/台中報導
總統大選過後,台中市第14期美和庄公辦市地重劃區、土地總面積404.39公頃,預定2020年5、6月開始辦理交地;緊接著,第13期大慶公辦市地重劃區、總面積229.57公頃,台中市地政局預定2020年底公告土地分配,最快2021年中開始辦理交地作業。因第13期重劃區擁有「雙軌交通網」及比鄰台中市八期重劃區的地位優勢,已未演先轟動。
台中市第13期「大慶市地重劃區」,位於南區、南屯區等二個行政轄區,包括南屯區的豐安、豐樂、鎮南、楓樹、楓興段及南區半平厝、樹子腳及番婆段等八個地段部分土地,總面積約229.57公頃。
台中大慶市地重劃區未演先轟動。
![台中大慶市地重劃區未演先轟動](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M4MDA5NW5ld3M,/7c55e1bcb0f3d0a6_600x332.jpg/qs/w=600&h=600&r=21995)
開發範圍,東臨西川一路,西與環中路為界,南迄建國北路,北至文心南七路、向心南路、永順路等路段。尤其,捷運綠線2020年底通車,路線行經該重劃區,加上台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路網,讓當地對外交通更為便利。
台中市第13期重劃區景觀最大特色,就是景觀橋很多。換言之,當地融合在地文化特色,兼顧結構安全,創新設計八座景觀橋,包括玉音橋、遶境橋、舞蝶橋、禾豐橋、人本橋、西川橋、崇倫橋及楓林橋,再搭配當地生態景觀及生態渠道,形成當地自然景觀風光。
台中市地政局表示,第13期重劃區土地分配的地主逾2,300人,當地土地使用分區,分別住一、住一之一,及住一之三,區內最著名的公共設施,就是大公園;亦即,麻(米茲)埔遺址,也是當地景觀的亮點。
台中市第13期重劃區的「住一」、「住一之一」及「住一之三」等三種用地,建蔽率最高均為50%,基準容積率均為140%,但若加上獎勵容積後的上限容積率,住一為210%,住一之一及住一之三,均為250%。至於最小基地面積規定,台中市第13期重劃區住一及住一之一用地的最小基地面積,均為140平方公尺,住一之三用地的最小基地面積800平方公尺。
至於在建築型態上,住一建築物則以獨戶或雙併為主;住一之一及住一之三的建築型態,並無限制。
台中市地政局強調,第13期重劃區住一的建物,禁止作為非住宅使用,但得作為幼稚園及托兒所等場所使用;而住一之一建物,不得作為工業、大型商場(樓地板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尺)、大型飲食店(樓地板面積大於500平方公尺),及斂葬服務業(含辦公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