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吉/台中報導
近年氣溫不斷上升,啟用35年的大甲第一市場通風不良,攤商抱怨「夏天都悶在蒸籠裡做生意」,消費者也不願上門,自治會向當地民代、經發局陳情,經24日會勘後,決議增設通風排熱系統,改善環境悶熱問題,並汰換鏽蝕管線,預計3個月內施作完成。
大甲第一市場通風不良,肉販抱怨「入夏猶如悶在蒸籠裡做生意」(王文吉攝)
🔥新北優質建案捷運宅,推薦搶先看>>
🍊新春精選低總價房800萬起🍊趁這一波快進場!
🔥什麼!訂簽僅18.8萬!超值透天搶先看>>
昨早上10點不到,大甲第一市場內溫度飆升到37度,市議員吳敏濟邀經發局長呂曜志、市場管理科股長洪宏男到場,一行人邊擦汗邊會勘。肉販林三圈抱怨,夏天肉類如沒有冰存,就會有酸味,若不處理,中午就腐壞。
自治會長莊建華也說,賣魚、賣豆腐、豆干及熟食攤販也叫苦連天,持續高溫導致沒賣完的食品臭酸,只能倒掉,菜販也常反映「葉菜類或根莖類,都被熱到枯萎!」吳敏濟表示,原本1、2樓共134攤,因太熱生意不好,許多攤商乾脆就不去賣,溫度降下來食物才能保鮮,消費者才願意上門。
長久之計,他已在議會提案改建成多功能商業用大樓,把市場、餐廳、賣場、商辦及停車場集中,解決市區車位不足問題。呂曜志坦言,早期未考量通風設備,親自走一趟確實悶熱難耐,將請市場科盡速規畫通風設備,並尋找合適裝設點,鏽蝕管線一併更新,希望3個月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