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 康彰榮/綜合報導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快速加溫,中國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日前指出,2019年大陸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人民幣(下同)4,800億元,為經濟帶來近2兆元的增長。
專家則建議,消費互聯網的模式無法複製到工業互聯網,發展工業互聯網需有新思路。陳肇雄22日在2019中國工業互聯網峰會上表示,發展工業互聯網有利於降低企業要素成本,有利於加速產業高端化發展,有利於促進創新創業。
陸工業互聯網規模,將達4,800億人民幣。(圖/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中新網報導,目前中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進入快車道,網路、平台、安全三大核心體系都取得突破。例如網路方面,建成全球領先的4G網路和光纖寬頻網路,IPv6改造基本完成,標識解析體系「東西南北中」五大頂級節點初步建立,目前正在加快5G商用步伐。目前中國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已超過50家。
據統計,部分先行先試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超過20%,萬元工業產值綜合能耗降低超6%。但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許多企業對工業互聯網既需要又害怕,因為實體經濟企業往往需要第三方的資訊通信企業來支撐,因此害怕技術訣竅和商業祕密被第三方所瞭解,然後又為同行、競爭對手服務。
鄔賀銓表示,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的下半場,但又與上半場消費互聯網有很大不同。從商業模式上看,消費互聯網往往是比燒錢、聚人氣、圈用戶、賺流量,從廣告到會員費作為收入,這種模式無法複製到工業互聯網。另外,在本次工業互聯網峰會上,資安議題也受到廣泛關注。
360企業安全集團副總裁左英男表示,2018年,勒索軟體造成中國30多個企業停產,天數最高甚至達21天。360處理過的企業安全事件,涉及汽車生產、智慧製造、電子加工、煙草、電力、能源等行業,大多數都導致工業主機螢幕當機、文件加密、生產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