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育賢/竹縣報導
橫跨新竹縣關西鎮鳳山溪的無名橋,60多年來一直是坪林、南和等里通往關西鎮公所的要道,但7年前因莫拉克風災掏空橋墩後,通車危險性大增,縣府之後編列1億4000萬元經費整建,17日舉行完工通車典禮,同時將「無名橋」正式更名為「長壽橋」。
建於1963年的關西鎮無名橋,原本是座長約96公尺、寬約5公尺的橋梁,多年來早因寬度不足、會車困難,形成當地交通的瓶頸,2009年莫拉颱風掏空橋墩後,縣府決定編列經費改建,並在2015年10月動工。
昨天上午,新竹縣長邱鏡淳與關西鎮長吳發仁及地方政要、鎮民一同舉行通車典禮,並與地方人士取得共識,一起為「無名橋」取名,為與關西鎮素有「長壽之鄉」的美名相互輝映,昨天起正式更名為「長壽橋」。
邱鏡淳表示,長壽橋的順利完工是值得欣慰的地方,但在興建前有過「曲曲折折」,地方民眾對設計、徵地的許多意見,讓他對今後的公共工程建設有更新的認知,一定要彙整更多鄉親的意見,經過最大多數人同意後再審慎進行,否則就無法造就讓大家完全滿意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