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許文貞/台北報導
在「遠東建築講座─『社會.住宅.設計』國際論壇」中,講座主持人、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阮慶岳表示,渡邊真理和木下雍子的講座,為台灣設計師帶來新的思考方向,「台灣建築師要如何在政府、建商固有的制度和作法之下,讓住宅設計更符合社會漸趨多樣化的需求?」
阮慶岳表示,「講座中,台灣建築師張清華、郭旭原都有設計社會住宅的經驗,透過他們的分享,發現目前台灣在設計住宅時,把人視為抽象的數據思考,多半討論人需要多少大小的空間,好似每個住在其中的人需求都是一樣的。」
遠東建築講座─『社會.住宅.設計』國際論壇。(中時)
阮慶岳表示,但在渡邊與木下的講座中,看見的是建築對真實「個人」差異的關照。特別是木下就以女性細膩的眼光,看見每個人對建築都有不同的需求,「像是木下提到,她在20歲之前搬過20次家,10歲就被家人帶到紐約生活,在這段不斷搬家的過程中,讓她對居住空間有所體悟。」
與談的建築師吳聲明也提出疑問,認為不只是建築師,整個建築產業都應該要思考社會結構改變的影響,像是住戶的需求該如何溝通、疏理,達成參與式設計,在政府、建商主導的產業結構下,建築師有能力落實這些改變嗎?
建築師郭旭原認為,無論是私人住宅或是政府公共住宅的設計,建築界都必須面對台灣社會也逐漸走向日本以非核心家庭為主流的趨勢,也應該要因應這樣的改變,整個產業演進。
建築師張清華也建議,這場討論住宅社會性的講座應該繼續舉辦,不只是談建築設計,而是將政府、建商角色加入,討論政策或管理等角度,才能持續探討新的住宅設計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