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66

人行道也缺 更別提自行車道

#地方 #交通 #人行道 #自行車道 #台中 #桃園
聯合報記者洪敬浤、陳秋雲/台中報導
 
人本交通、低碳運具意識提升,但國內主要交通工具仍為汽機車,在行人路權高漲的現在,自行車成最弱勢。專家表示,許多地區連人行道都沒有,更別提自行車道,如果連走路的空間都沒有,稱不上交通平權;道路、人行道等空間權責單位各自為政,應跨局處溝通,才能對症下藥。
 
台中、桃園等都市人口大幅成長,市府大力推動標榜「通勤最後一哩路」的自行車,自行車通勤族變多,但事故數也增加,與車爭道成自行車騎士日常。尤其都會區人行道不足,即使有人行道,也常未達法定最小寬度90公分,甚至被電箱等設施擋道,輪椅族、娃娃車過不去,甚至行人都被迫走上馬路,自行車當然也不例外。

 

 

 

專家表示,許多地區連人行道都沒有,更別提自行車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家表示,許多地區連人行道都沒有,更別提自行車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專用道斷斷續續,會成為騎自行車潛在風險,自行車道應整體評估、連貫設計,在有限的道路寬度發揮路網功能,路幅不夠時自行車道與人行道共用,但須清楚區隔,以免衝突。
 
李克聰說,尤其專用道在路口的設計,很多騎者會牽著車子等通行,甚至越過行人專用線,建議整體檢討人車動線,必須很清楚,才能避免用路人違規或車禍。
 
逢甲大學智慧運輸與物流創新中心副主任鍾慧諭說,都會區空間有限,過去對人行空間不夠重視,即使重劃區也不足,更別提自行車專用道,目前道路、人行道與重劃區退縮帶,分別由不同單位管理,各自為政才無法完整規畫;如果能跨局處整合,同步規畫人行道、自行車道與設施帶、綠帶,可改善現況,串聯專用道介面,形成路網發揮功效。
聯合報 記者洪敬浤、陳秋雲/台中報導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