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譚淑珍/台北報導
因新冠疫情而停開的「基本工資工作小組會議」,今年首度在30日(本周二)召開,明年基本工資調漲與否,成為勞資雙方關注焦點。基本工資月薪外界預估自2萬3,800元調升破2萬4千元,亦即調幅近3%可能性大,工商團體粗估,企業一年至少增加150億元勞動成本。
「這還不包括勞保費率」,工商團體指出,不論景氣好壞,每兩年都要調高0.5%,雇主每兩年都要再新增近90億元勞動成本,還有身心障礙者雇用差額代金,以及原住民雇用差額代金等各項社會救助給付,都是與基本工資「掛勾」在一起。也就是說,只要調高基本工資,勞、健保等各項費用也一併「墊高」,對企業界而言,會是很沉重的負擔。
因新冠疫情而停開的「基本工資工作小組會議」,今年首度在30日召開。示意圖/中時報系資料照![圖為團結工聯「要求調升基本工資」,工人以呼口號的方式表達低薪要改善的訴求。(本報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M3ODI5Nm5ld3M,/a225e19130ca323d_450x294.jpg/qs/w=600&h=600&r=21995)
![圖為團結工聯「要求調升基本工資」,工人以呼口號的方式表達低薪要改善的訴求。(本報資料照片)](https://p1-news.hfcdn.com/p1-news/MjM3ODI5Nm5ld3M,/a225e19130ca323d_450x294.jpg/qs/w=600&h=600&r=21995)
工商團體因此提出三大理由,強烈呼籲政府,在企業界因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而面臨存亡絕續的關鍵時刻,不宜再調高基本工資。
工商團體第一個理由是:內憂外患。國內各產業受到疫情衝擊,5月失業率創八年來同期新高,百業才因國境內部解封而出現一線生機;外有中美貿易戰,疫情仍在國際間流竄、防疫危機並未完全解除,並非調高基本工資的適當時機。
工商團體直言,在各項數據都呈現悲觀訊息之際,即使勉強調升了,「漲幅可能讓勞工吃了粽子,就買不起一杯飲料;但是企業的法定勞動成本卻是倍數成長,也將加快企業活不下去的速度。」
第二,將連動增加勞動成本。工商團體指出,企業支付勞保、健保、勞退金的提繳、身心障礙者雇用差額代金、原住民雇用差額代金等,都與基本工資連動,只要一漲基本工資每年負擔加重,若明年健保費率再調漲,將再新增逾100億元成本。
第三,中小企業以服務業占多數,工商團體指出,時薪計時工作多以服務業為主,貿然調高,因疫情受創的中小企業恐將無法承擔。
工商團體指出,疫情衝擊各產業,苦喊紓困應祭出3.0不能停,政府紓困都來不及了,實無調整基本工資的迫切性,否則會讓企業生存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