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記者莊哲權/台東報導
探尋老祖宗走過的海路,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日本科學博物館合作的「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獨木舟航行,7日下午從台東縣長濱鄉烏石鼻漁港啟航,5名划手模擬史前人類,僅憑星象、海流、海鳥、空氣等自然元素做判斷,最快30小時,最慢5天內抵達日本沖繩與那國島。
追溯沖繩祖先來源
史前館副研究員林志興表示,日本有部分學界認為,經由台灣跨越黑潮到達沖繩群島,可能是他們祖先來源的路徑之一,為了證明該路徑的存在,他們模擬3萬年前航海方式,2年前試圖以阿美族傳統竹筏航行,但是實驗結果認為可能性低,因而改以日本能登所產雪松,模擬舊石器工具實驗打造的獨木舟。
台日合作跨越黑潮實驗計畫,7日由5位划手從烏石鼻出發,航向日本沖繩與那國島。(莊哲權攝)
不靠現代科技航行
2019年最終回獨木舟跨越黑潮行動,因天候關係3度取消,昨天原本預計中午12點出航,5位划手謹慎觀察海況後,於1點40分在眾人的祝福下推舟入海展開航程,海巡除了派出巡防艇全程戒護以外,並首度出動無人機進行海空戒護。
該艘獨木舟身長7.6公尺、寬0.7公尺、高0.6公尺、重量約350公斤,4男1女5位划手中有4名日本人、1名台灣人,在不換人的前提下划行全程,航行時不使用羅盤、時鐘、智慧型手機等科技設備,僅以星辰、風向、海流、海鳥、空氣的味道等自然元素來決定航程方向。
林志興指出,從烏石鼻到日本與那國直線距離為205公里,在不偏離主要航道的理想狀態下,快則30個小時,慢則5天可以抵達目的地,如果成功,便能間接證明3萬年前的人有能力跨越海洋,到達沖繩群島,而在獨木舟前後配備有攝影機,將全程紀錄海上划行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