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光中
許多年輕人現在的薪水只有2、3萬,手上存款也只有個2、30萬,於是陷入要不要買房的迷思當中,我認為,當然要買,買房的第一道門檻不是錢夠不夠,而是決心與勇氣!
千萬別聽什麼專家說的什麼泡沫化,台灣人民的素質高、地方上有人情味,交通建設便捷,生活機能完善,政局較鄰近國家安定,是適合長居久安的地方,更何況國人普遍認為房地產具有最終財富的貯存功能!不論錢怎麼來的,當人一旦有了錢之後,要貯存在什麼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呢?終極目標不都是「房地產」嗎?
這麼說來,房地產怎麼可能泡沫化?台灣就這麼一點大的地方,在人口群聚的都市裡,房子與土地都是有限的資源,對於有自住需求的人來說,不管什麼時候都以買,也都是買點,尤其是最近房價鬆動,還一直等等等,不是最好的辦法。
譬如說年輕人的薪水3-4萬,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我算過,大概是乘以100倍,也就是(薪資x100倍=房價)。以4萬元來算,如果一個月支出1/3,一個月可以存2.8萬,存個3-4年,就有百萬頭期款。也許有人會質疑,400萬可以買什麼樣的房子?
有了勇氣與決心,400萬以買在哪?俗話說:「有錢買蛋黃,沒錢買蛋白」,教大家上網找「降價地圖」,這是個很好用的工具,輸入地區與理想價格,電腦自己會幫你歸納出適合的房子。我以400萬元為上限,在板橋區就找到4間只要250萬元房子(如下圖),雖然這房子的條件不佳,但總是個起步!
至於該買在哪裡?見人見智,以台北市的小資男女來說,要買在捷運線上是有些吃力,不如選較偏遠一點的新興捷運區,正所謂「有錢買蛋黃、沒錢買蛋白!」十幾二十年後,蛋黃、蛋白都一定會漲,只是漲的幅度不一樣而已。現在北市中心中古屋行情,大概要8、90萬,到第2圈就降到4、50萬,再外一圈就大概是2、30萬,就看個人口袋深淺,決定買的區域。
假如可以忍受40~60分鐘到台北的人,甚至蛋殼區,也可以考慮,大台北區的機場捷運周邊,例如林口、桃園,還有淡水到台北也大概差不多這樣的時間,這些地區房子量大,屋主心態鬆動,房仲服務態度積極,所以價錢好談,是自住客撿便宜的好機會!
如果把北部區域捷運宅的經驗複製到台中、高雄,也是行得通的,看到台北市靠近捷運站的房價漲到這樣,不管有規劃、沒規劃或者規劃中的捷運,房價都照漲,那麼年輕朋友就要學起來,沿著捷運購屋的經驗可以拷貝到台中、高雄,也就是說,現在台中、高雄的捷運宅,只要還在1字頭的,通通可以下手買,別等到十年後又都買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