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225

環保美女博主 零新衣零外賣不用廁紙

#環保 #蘇一格 #博主 #生活 #新奇 #寰宇
世界日報中國新聞組/整理
 
用舊家具、穿二手衣服、戒紙兩年,甚至上廁所也不用廁紙和衛生巾…,美女博主蘇一格為了貫徹「無痕生活」,還在出租屋養300隻蚯蚓做堆肥。有3.6萬人認同她的理念,一同力行環保過生活。
 
蘇一格的網名叫「壹個袋子」,既有真名「一格」的諧音,也來源於一個環保袋。她在加拿大多倫多與朋友逛超市時,朋友推薦她買有著小浣熊圖案的袋子,因為蘇一格跟小浣熊有共同癖好:掏垃圾。她總是把室友丟掉的垃圾,掏出來嚴格分揀。
 
蘇一格拍攝許多視頻分享環保生活。圖為她在介紹她隨身的杯子。圖/視頻截圖
蘇一格拍攝許多視頻分享環保生活。圖為她在介紹她隨身的杯子。圖/視頻截圖
 
蘇一格說,環保袋是很多人開啟環保生活的第一步,大家一看到環保袋,就想到環保。所以她取名「壹個袋子」,也希望跟大家多多分享,如何從一個袋子開始,嘗試更多的環保生活方案。
 
中國慈善家雜誌報導,這幾年,蘇一格隨身攜帶環保袋,她不點外賣,盡量自己買菜做飯。要去飯店吃飯時,她會帶上自己的餐具,以便打包吃不完的食物。
 
這是蘇一格從父母那裡學來的習慣。來不及做飯,或者想吃外面的飯菜時,父親會直接拿家裡的鍋碗去端菜,「可能他覺得熱騰騰的食物,放在一次性塑料餐具裡有毒吧」,父母會讓她在書包裡背個保溫杯去上學。一家人出去玩也會隨身帶水瓶,幾乎不喝外面的瓶裝水。
 
蘇一格說,父母並不是環保人士,不懂碳中和,從事的工作和環保也沒關係,但他們就是有節儉、珍惜物品、節約資源的意識。哪怕是別人免費送的東西,只要不是真正需要的,他們也不會收。
 
2015年,17歲的蘇一格去了加拿大弗農上高二。最節省的時候,她一個月的生活費,只花了500元人民幣(約70.5美元)。在這裡,她接觸到了垃圾分類,觸發了她的環保意識。
 
「我當時覺得垃圾回收特靠譜,只要它是回收垃圾,就相當於沒有製造垃圾。但我從沒想過,自己丟到回收箱裡的垃圾最終去了哪兒,以為塑料可以被無限回收。」蘇一格說,她不知道塑料只能被回收兩次,而要完全降解它們,平均需要500年以上的時間。也不知道很多東西沒法被真正回收,或者只能被降級回收。比如:複合材料,只能按照占比最高的那種材料回收,剩下的就會被扔掉,像塑料水瓶的瓶蓋就沒法被回收。
 
知道這些後,蘇一格在消費前就會多一層思考,盡量買可回收包裝的東西。比如說,買罐裝的薯片,而不是袋裝的。買塑料盒包裝的,而不是塑料袋的。因為塑料盒可以被回收,而塑料袋不行。
 
2021年3月蘇一格回中國,真正促使她關注環保議題的是紀錄片「塑料王國」。該片記錄了山東村莊的一個洋垃圾處理廠的情況。小男孩在垃圾山中,抓起醫療注射器注滿水,當玩水槍,甚至直接喝下去;小女孩在污水池中梳洗頭髮;他們在很小時,就會通過聞燃燒塑料產生的氣味,來辨別塑料的種類……
 
蘇一格從沒想過,在自己的家鄉,有人過著這樣的生活。她開始思考,經濟全球化,到底是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那些富有地製造了更多的環境問題和垃圾,然而,承擔環境代價的卻是一些比較貧窮的人。
 
2018年,蘇一格去多倫多上大學,並加入了當地一個環保組織。她以志願者身分給民眾普及怎麽種菜、怎麽做垃圾分類的知識。
 
現這個環保組織中,只有她一個中國人,回家後,她搜索中國,卻沒有發現類似的社群。
 
蘇一格發現,中國的環保都是政府項目或者慈善公益項目,沒有像這種純屬個人興趣和生活方式的環保社群。她覺得,不是因為中國沒人喜歡這種生活方式,而是沒人知道可以這樣。「既然還沒人做,那我來做吧。即便沒有多少人看到,也會激發更多的人去做下一步的事」。
 
也是從那時起,她便經常去逛有機食品超市和農夫市集,這為她打開了環保的另一扇門——可持續生活方式。農夫市集的食物沒有塑料包裝、價籤和難以回收的熱敏小票。在這裡,不要塑料袋,不僅沒人不理解,有的攤主還會給她抹掉零頭,以感激她幫自己省下了兩個塑料袋。
 
在她看來,消費不一樣的食物,支持不一樣的農業行為,就會對這個世界有不一樣的改變。
 
在踐行環保生活的道路上,蘇一格也有過「過度環保」的階段。那是上大二時,她希望身邊的人都可以很環保地生活,經常對他們講可持續生活的好處。後來,她意識到這樣會給身邊的朋友帶來很大壓力。可持續生活,說到底是自己喜歡的一種生活方式,她沒資格要求別人也選擇這種生活方式。
 
如今,蘇一格和朋友出去喝啤酒,她用自帶的保溫杯,但尊重朋友用一次性塑料杯。
 
2020年4月,並不怎麽使用社交媒體的蘇一格開始製作自己的視頻,95後的她在簡介裡寫道:「在地球上留下最小的痕跡,和盡可能多的故事。」對播放量,蘇一格沒有任何預期,她甚至還擔心有網友罵她太裝、唱高調、假環保。結果,讓她意外的是,評論和私信都很友好、很積極。
 
「我的第一批粉絲都很鼓勵我,他們也很開心我能做這些分享。」蘇一格說,粉絲的反饋讓她認識到,確實很多人有關於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生活的需求,但他們沒有渠道獲得這樣的信息。
 
大概做了一年,蘇一格遇到了很多她不知道答案的提問,比如:怎麽給孩子挑選環保尿片?如何環保養娃?還有些時候,提問的人家在熱帶,而她在加拿大,她用的有些東西,在熱帶會化掉沒法用。那麽,熱帶地區的人們適合用什麽?蘇一格也不知道。
 
蘇一格意識到:環保生活方式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不是說所有人都照搬她的答案就行了。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一樣,預算和需求也不一樣。所以,她去豆瓣建立了「無痕生活」小組,讓更多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有個地方相互交流、相互幫忙。
 
「無痕生活」的理念是來自美國戶外圈流行的「無痕山林」,主張人們在大自然中享受戶外活動時,採取正確方式,尊重自然中的一切生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衝擊。目前,這個小組已經有3.6萬成員,大家樂於在此分享交流,其中不乏各種充滿生活智慧的環保小妙招。
 
蘇一格2021年大學畢業後回中國定居上海,成了一名自由職業者。現在,製作視頻會占據蘇一格三分之一時間。其餘時候,她會做一些線下的論壇、活動、分享會,或是做些面向企業和學校的環境教育,但都是跟可持續和環保相關的。
 
蘇一格說:「我沒有很強的物欲,我不覺得自己一定要穿多貴的衣服,要住多貴的酒店,所以也就沒多大的掙錢壓力。這樣賺的錢夠我的開銷,跟我留學畢業在上海去某個公司正常工作的收入也差不多。而且,還不用上班,時間還很自由。」
 
隨著視頻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蘇一格也引來了一些媒體的關注。但關注的人一多,不理智、不友好的聲音就出現了。起初,她還會因為別人的誤解而傷心,如今已經釋然。她說,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堅持下去就好,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她希望環保是一種讓自己愉悅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道德枷鎖,她也不想做一個「苦行僧」式的環保主義者,為了環保犧牲掉自己的正常生活。「環保對我來說是個愛好,而不是使命,我現在都說我是環保愛好者」。
 
蘇一格希望通過一些生活層面的倡導,分享一些低門檻、輕鬆易行的環保生活方式,鼓勵更多人參與環保。她覺得很多人作出小小的改變,帶來的影響力才是最大的。如果把環保的門檻調得很高,它帶來的影響力反而比較低,因為只有少數人可以做到那個程度。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