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584

台灣44條斷層「發震機率」曝光 50年間7.0強震機率逾五成

#斷層 #地震 #地方 #氣象 #天氣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
 
近來花東地震頻傳,也讓不少民眾擔憂是否會釀大規模的地震。氣象局在「報天氣」臉書粉絲團發文公布台灣各斷層的「發震機率」,指台灣未來50年發生規模大於6.5地震的機率為99%,規模7.0以上地震的機率則有54%;若以各斷層來看,又以台南中洲構造的機率最高,發生規模6.9以上地震的機率為39%。
 
氣象局表示,「發震機率圖」主要是集結了來自中央大學、中央研究院、台灣大學、台灣電力公司、中興工程顧問公司、中正大學等單位的科學家,共同組成台灣地震模型(TEM)研究團隊,將各個孕震構造的發震機率,量化為具體的數字,並先後在2015年、2020年各分別發表了一次機率式地震風險評估(PSHA)。
 
氣象局今則是在「報天氣」臉書粉絲團發文公布台灣各斷層的「發震機率」,指台灣未來50年發生規模大於6.5地震的機率為99%,規模7.0以上地震的機率則有54%。圖/擷取自「報天氣」臉書粉絲團
氣象局今則是在「報天氣」臉書粉絲團發文公布台灣各斷層的「發震機率」,指台灣未來50年發生規模大於6.5地震的機率為99%,規模7.0以上地震的機率則有54%。圖/擷取自「報天氣」臉書粉絲團
 
氣象局表示,TEM 團隊總計整理出44個未來有可能會發生地震的孕震構造,並詳述了各個構造的活動特徵,例如多久地震一次?未來的發震機率是多少?就像是天氣預報中的降雨機率一樣,看了這張圖,我們就可以知道各個孕震構造發生特定規模地震的機率。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解釋,該預測是由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馬國鳳團隊,針對歷史地震、地質構造等做評估,並在2015年對外發表,確實蠻具有參考價值,有些預測和氣象局地震中心的觀點也很吻合。
 
陳國昌舉例,圖中發震機率最高的是花蓮的米崙斷層,發生規模6.6地震的機率高達88%,而米崙斷層確實也在2018年錯動,所以應該會從第一名中刪除,目前排名第一的應該是台南中洲構造,發生規模6.9以上地震的機率為39%,其次是南宜蘭構造、初香構造、六甲斷層等,其發生規模六以上地震的機率都超過3成。
 
不過陳國昌也表示,要直接做地震預測幾乎是不可能的,像美國加州每年也都在做地震預測,但往往發生大地震的區域常常都是排在2、30名後的,這也顯示地震預測的困難性。
 
氣象局表示,雖然礙於地震機制和行為的不確定性,在地震的預報上,仍然沒有辦法像天氣預報那麼的精準,但這樣的研究,對於台灣人仍然有非常重要的貢獻,提供非常關鍵的防災線索,好針對這些危險的區域加強守備,迎戰下一次大地震來襲,並且因地制宜,研擬出更符合防災需求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