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90

疫後失智症患者激增 鑑定大塞車

#地方 #疫後失智症 #失智症 #醫療人力 #短期記憶 #失智老人 #照護者
中國時報記者蔡依珍、邱立雅、呂筱蟬/綜合報導
 
神經內科醫師指出,臨床發現疫情關在家,減少社交活動,導致許多失智症患者病情急速惡化,解封後全湧入就醫,導致門診難掛,甚至鑑定大塞車,基本要排2、3個月。
 
警政署統計,失智症走失人口逐年攀升,2022年有1810人、尋獲1802人,去年有1855人、尋獲1863人,今年1至3月失智症走失有490人、尋獲489人。大部分罹患失智症的患者都沒有病識感,甚至還有黃昏症候群,一到傍晚就想逃離機構搭車回家,新竹縣一家長照機構為此只好設置一面假站牌來安撫患者。
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邱詡懷提醒,失智症一大特點就是短期記憶力變差,只要擅長的事完全不會做或是提醒忘記的事情怎樣都想不起來,就要盡速就醫。圖/蔡依珍攝

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邱詡懷提醒,失智症一大特點就是短期記憶力變差,只要擅長的事完全不會做或是提醒忘記的事情怎樣都想不起來,就要盡速就醫。(蔡依珍攝)

 

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陳筠靜不諱言,大型教學醫院安排失智鑑定至少要3個月,最久甚至要半年,除了疫情期間社會參與大幅減少,導致疫後失智症患者暴增,也跟醫療人力缺工有關,因心理師人力不足,心智評估排隊要半年到1年。
 
陳筠靜強調確診絕對是第一步,才能正確用藥甚至拿到補助,但許多病人甚至家屬抗拒,她曾輔導長達3年才真正願意面對病情的家庭,感嘆全台至今沒有失智症登記系統,呼籲政府師法先進國家串聯長照、社政和衛政等資料,比照癌症建立失智症登記系統。
 
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邱詡懷指出,失智症分中風型或退化型,前者可能是腦血管栓塞或缺乏維生素B12引起,有機會治療,但若是阿茲海默症就屬不可逆的退化,藥物只能延緩,早期診斷能對症下藥治療。他提醒,失智症一大特點就是短期記憶力變差,只要擅長的事完全不會做或提醒忘記的事怎樣都想不起來,就要盡速就醫。
 
桃園市失智症講師黃禎指出,失智症需要妥善照顧,有時自行走出住家,家人尋找往往需費很大功夫,甚至請警察協助。台北市推動友善失智社區,透過社區內超商協助,店員看到社區登錄有案的失智症患者,可採用先結帳後付款,甚至提醒其家人,患者單獨在外,能避開許多爭議。
 
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徐業良表示,台灣失智老人人口攀升,對家庭照顧者是沉重的負擔,有必要推廣科技介入失智照護,因運動及認知訓練可延緩失智,現況下許多日照中心及社區據點已透過科技產品讓銀髮族延緩失智,另針對已確診的失智者,照顧者最擔心就是「離床、離位、離家」,很容易走失,利用科技產品像是GPS定位,隨時都能發出訊息通知照顧者。
 
但他也指出,這類產品的缺點是沒有配戴出門就完全沒用,且定位產品除了電量問題,戶外可精準定位,若到室內可能較無法確切追蹤。過去某電信業者曾將GPS做成吊飾配戴,要價約3000元,搭配內建SIM卡的月租費,因市場接受度不高,最後黯然下市。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