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485

防疫、工資漲、少子化!企業拚轉型 「這類人才」起薪多3000元

#理財 #商機 #基本工資 #疫情 #數位轉型 #企業 #居家
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綜合報導
 
面對防疫「無接觸」商機的時代、基本工資「連六年」調高背景下,企業有無數位轉型計畫?是否也開始考慮「人工智慧」或「自動化」的產銷模式?人力銀行特地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41%企業擬數位轉型、36%考慮AI自動化。
 
因應疫情衝擊,41.1%的企業透露,今年有「數位轉型」的計畫,比例略高於去年的36.8%;不過這當中的62.2%表示,「仍缺乏相關人才」,其餘37.8%則表示,「已儲備相關人才」。
 
人力銀行調查,有41%企業擬數位轉型、36%考慮AI自動化。示意圖/pexels
人力銀行調查,有41%企業擬數位轉型、36%考慮AI自動化。示意圖/pexels

 

不論是否規劃「數位轉型」,仍有63.6%的企業指出,「願意」提供「數位能力強」的求職者較高起薪,而且平均高出7.4%的薪酬水準。若以官方「經常性薪資」42,990元估算,「數位人才」月薪有機會多領3,181元。
 
調查更發現,共六成四的上班族表示,目前有「充實」數位科技知識、技能的計畫。若完成充實計畫後,希望起薪能比目前「至少」高出11.5%。同樣以官方「經常性薪資」42,990元估計,代表期盼月薪能多領4,944元。
 
另外,針對基本工資調高,有三成六的公司「有考慮」以「自動化」或「人工智慧」方式,進行生產或提供服務,比例高於去年的32.2%,創下四年新高!
 
企業平均認為,預估在十年後,目前的工作機會,大約會消失24.8%,也就是「四分之一」的人力可能被取代;有高達八成七的勞工則透露,在「退休前」會擔心自己的工作被機器人或人工智慧取代。
 
因此若以十年後來看,在機器人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的職場,預估哪些「勞力型」工作消失機率較高?在可複選狀況下,前五名為:「產線作業員」(50.6%)、「售票員」(49.4%)、「加油站人員」(47.9%),以及「量販店、超商店員」(33.1%)、「客服人員」(31.6%)。至於第六到第十名:又分別是:「飯店櫃檯人員」(30.6%)、「餐廳服務生」(28.9%)、「清潔工」(28%),以及「保全人員」(26.4%)、「門市銷售員」(25.5%)。
 
同樣以10年後來看,在未來的AI職場,預估哪些「勞心型」工作消失機率較高?在可複選狀況下,前五名是:「銀行櫃檯行員」(34.9%)、「翻譯人員」(33.9%)、「記者」(31.4%),以及「金融交易員」(30.2%)、「產線工程師」(25.7%)。至於第六到第十名:又分別為:「金融分析師」(20.4%)、「秘書」(19.4%)、「保險業務員」(16.7%),以及「金融授信人員」(15.5%)、「會計師」(14.6%)。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憂心表示,面對薪資上漲,無法避免企業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也就是勞工;甚至可能減少人員聘用機會,改以自動化設備、機器人取代,或者增加現有編制內員工的工作量;加上防疫考量,還有少子化、高齡化時代的缺工問題,企業方面將加快AI與無人化營運的腳步。
    
不過楊宗斌也認為,人類工作並不會完全遭到取代,因為勝過機器的部分,在於「人性」這兩個字:像是關心、同理心、人際互動。比如說醫護工作,不是光靠治療儀器,「醫病關係」更需要靠溝通;還有社福照護工作,不僅僅是陪伴,銀髮族更需要來自內心的「噓寒問暖」;媒體工作也不會消失,因為需要深度報導分析,透過「有溫度」的文字、影音力量來影響社會。
 
楊宗斌進一步預估,最終將走向「人機協作」的概念,也就是AI(機器人)與勞工,未來在職場範圍內,為了達成任務目標進行直接合作:前者從事精準度、重複性高的工作;後者在前者輔助下,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