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3504

迪化街30年南北貨 一甲子魷魚羹改造老店展新貌

#迪化街 #老店 #地方 #台北 #美食

聯合報 記者翁浩然/綜合報導

北市商業處近年來協助老店或特色店家轉型,推出「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去年度15店家參與,透過改造店面環境、挖掘品牌故事等方式,如今展現新風貌,在迪化街舉辦成果發表,商業處也宣布,即日起自6月14日也開放店家報名今年度再造計畫,共15個名額。

原名「成達行」的「澎玉191」是迪化街30年的南北貨批發店家,近年有感於以往合作的傳統市場業者漸減,日本、香港等境外遊客零售商機出現,但南北貨重複性高、品項較雜,無主力推廣商品,去年因而申請店家再造計畫求突破。

在迪化街一甲子的台味小吃「老阿伯胖魷焿」手工魷魚焿,現由第三代陳鏡全、龐仲良兄弟接手經營,並參加「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記者翁浩然/攝影

「澎玉191」老闆陳順豐說,改造後,店面主題為「在大稻埕遇見澎湖灣」,不再是南北貨堆積、雜亂的景象,店名結合父親在澎湖討海的漁船「澎玉156」及店址門牌191號為新店名,店內則設有漁船意象、澎湖馬公背板,同時陳列販售包裝煥然一新的澎湖海味等商品,今年初起就吸引不少國外遊客入內選購、拍照留念。

在迪化街一甲子的台味小吃「老阿伯胖魷焿」手工魷魚焿,從無名的街角路邊攤,三年前搬到迪化街中段,但店面沒講究設計,不僅動線不佳容易人擠人,調理區通風也差,排風設備還朝客人座椅區,造成環境悶熱,直到第三代陳鏡全、龐仲良兄弟回來接手,去年才加入改造計畫求改善。

第三代接班人之一的龐仲良說,外公龐興盛60年前開始做魷魚焿小吃的歲月也是在地故事,他們兄弟希望把外公60年的好味道繼續傳承下去,店面改造後,通風、動線、工作與客人用餐環境都變好,店內與騎樓柱子則有源自外公的品牌故事與意象背板,讓不少人驚覺「店有60歲了」,也吸引年輕族群光顧、打卡,業績增加1倍多。

商業處表示,今年店家再造計畫分為「美食餐飲」5個名額及「傳統產業」10個名額,只要店齡滿3年都可申請,其中傳統產業篩選時,將評估「年資」較久的店家,優先辦理店面改造或打造品牌行銷。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