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372

通膨溫和別害怕 央行:台灣通膨率不會大幅攀升

#通膨 #央行 #寰宇 #理財 #政策
聯合報記者沈婉玉/綜合報導
 
近來全球物價上漲情況有感,台灣與新興市場經濟體如巴西,先進經濟體如美國及歐元區的通膨率皆呈向上趨勢,但台灣相對溫和。
 
央行表示,今年台灣通膨率上升主要是油料費、運輸費與蔬菜價格大漲所致;但台灣因疫情控制得宜,較無如美歐等經濟體的勞動市場緊俏及貨運輸入港口阻塞供應鏈瓶頸等問題,待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供需失調緩解,通膨升溫壓力可望逐漸紓解,國內通膨率應無持續攀升之虞。
 

 

中央銀行於粉絲專頁上貼文指出,近來全球物價上漲情況有感,但台灣相對溫和。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於粉絲專頁上貼文指出,近來全球物價上漲情況有感,但台灣相對溫和。圖/本報資料照片

 

 
IMF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當一國的名目有效匯率貶值、經常帳餘額與財政收支餘絀對GDP比率下降(如經常帳逆差及財政赤字擴大),以及民眾預期通膨率大幅上揚等4項制約通膨預期機制鬆動(de-anchoring),才易使通膨率持續攀升。
 
目前台灣名目有效匯率升值、經常帳與政府財政收支皆健全,且若根據IMF未來3年後通膨預測值來衡量通膨預期也相對穩定,台灣制約通膨預期相關指標表現較其他經濟體優異。因此,參考IMF所採用的這些指標,顯示國內通膨率持續攀升的壓力相對較低。
 
另有人憂心台灣將重蹈早年通膨率大幅攀升的情節,其實當前台灣的通膨環境已不同於往昔:首先,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國際油價以倍數上漲)期間,由於經濟活動對石油依賴度高,當油價大幅攀升,通膨率伴隨走高(1973年8.17%、1974年47.47%;1979年9.75%、1980年19.01%)。
 
1990年前後,國內通膨率達4%上下,主因薪資連年大幅調高(1987~1992年年增率介於9%~15.5%),使薪資物價螺旋上升(wage-price spiral),加以1990年波斯灣戰爭帶動油價上漲。
 
2008年國內通膨率為3.52%,主因國際油價創歷史新高(布蘭特原油達每桶145美元),帶動生質能源需求銳增,推升食物類價格(年漲幅8.56%)。媒體甚至創造了「農業通膨 (agflation)」的新名詞,它是由農業(agriculture)與通膨(inflation)二字所組成;不過持續沒多久,農產品價格就隨油價下跌了。
 
央行表示,台灣長期處於低且穩定的通膨環境,且貨幣政策具有反通膨與反景氣循環的特性;另目前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的積極作為,以及油電價格平穩機制適時啟動,在這些情況下,應可降低民眾對物價持續上升的預期心理,進而達到穩定物價效果。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