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144

北市機車退騎樓2.0兼顧停車需求 下一步將清除長期占用固定物

#地方 #政策 #交通 #機車 #騎樓 #台北市政府
聯合報記者鍾維軒/台北報導
 
為落實「人本交通」政策,北市府推動4大主軸,包括通暢行人環境、確保路口行人安全、提升大車轉彎安全,以及落實人本理念道路設計。其中就包括機車退出人行道,交通局預計2027年完成34條主次要幹道,同時滿足停車需求;至於非車輛障礙物,交通局長謝銘鴻說,機車移除後車就能凸顯沒移走的障礙物,會發函給各單位接棒移除人行道上的障礙。
 
北市交通局提出14項具體暢通行人環境的工作,像是機車退出人行道2.0計畫、取締騎樓騎乘及違停、取締移動式障礙占用人行道與騎樓、清除人行道與騎樓固定障礙物、減少樹穴高低差、增設與拓寬實體人行道、改善及新增標線型人行道。
 

 

北市交通局提出14項具體暢通行人環境的工作,像是機車退出人行道2.0計畫、取締騎樓騎乘及違停、取締移動式障礙占用人行道與騎樓、清除人行道與騎樓固定障礙物。記者鍾維軒/攝影
北市交通局提出14項具體暢通行人環境的工作,像是機車退出人行道2.0計畫、取締騎樓騎乘及違停、取締移動式障礙占用人行道與騎樓、清除人行道與騎樓固定障礙物。記者鍾維軒/攝影

 

 
交通局今年會針對中山南北路(新生北路-愛國西路)、仁愛路三四段(新生南路-市府路)、民權東西路(延平北路-三民路)、敦化南路(市民大道-基隆路)與羅斯福路一段至六段完成機車退出人行道:明年累計完成10條、2025年累計完成16條(8橫8縱)、2027年累計完成34條主次要幹道。
 
謝銘鴻表示,機車退出騎樓可以帶動其他人行友善措施改善,像是退縮行人穿越道、庇護島工程等。至於機車停車空間,原則上機車不停在人行道,會就近移到地下停車場,若有公有停車場,也會研議以低費率讓機車停放。
 
謝銘鴻也提到其他停車措施,他說可以減討路邊汽車格改機車停車格,若遇有紅、黃線可以調整為機車格也會盡量做,很多地方的車道並不會因為畫設機車格影響外側車道行駛;若沒有其他方法,才會直接做成「機車彎」,這是盡可能減少施工的做法,避免機車停車位不足。在畫設過程中,也要考慮腳踏車格、卸貨停車格,滿足民生需求。
 
除了機車外,也有不少障礙物會出現在人行道。針對非機車障礙物長期占用問題,謝銘鴻說,現在先把可以移動的機車、腳踏車或廢棄物移開,就會凸顯沒移走的障礙,像是花盆、桌椅、攤車、攤販等,要透過各局處協調努力。
 
由於牽涉到生計,謝銘鴻認為,即使如此,只要法令不允許,就會以貫徹法律執行為最優先,等機車全面退出人行道與騎樓後,剩下的固定、長期占用人行道的障礙物,會發函給北市府各局處單位,接棒繼續清除,打造行人友善環境。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